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以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如果明朝延續到清朝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之時,明朝極有可能發展成為君主立憲制,三個問題弄清楚: 1.什麼是君主立憲制?君主立憲制度就是將皇權虛化,皇權等同於國旗、國徽等,君主沒有實質性的國家權力,一切實際政務都由內閣負責,內閣對議會負責,不是對君主負責。內閣成員的輪替由政黨競選產生,而不是由君主任命。君主立憲的國家都有長期的皇族存在的傳統,老百姓不捨得沒有皇帝的日子,就像不能沒有國旗一樣。 2.滿清為什麼沒有發展成為君主立憲?一是因為滿清是蠻夷,漢人在整個清朝都有人反清復明,所以在清末的時候,我們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還是將朱元璋當年的口號搬來用,“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推翻滿人是民族矛盾,滿人一旦放開實權,必然下臺。二是滿清將皇權發展到極致,我們可以把皇權理解為皇族的權力,比如一個慈禧太后這樣沒文化的女人,可以控制朝政48年,這在明朝是絕對做不到的。轉化為內閣制的過程中,需要大臣的權力基本可以抗衡皇權或是能對皇權起到較大的制約作用,清朝的大臣沒有這樣的力量。 3.明朝很可能過渡到君主立憲的內閣制。明朝的皇權設計很有意思,皇權遠離皇族、外戚,皇權孤單,比如嘉靖大禮儀之爭、萬曆國本之爭等都是皇權小的表現,而過渡到內閣制度,就要有和皇權抗衡的力量,能說服皇帝認清形勢、放棄實際權力,採取君主立憲制度,永保富貴。而明朝大臣完全有這樣的力量。倘若崇禎皇帝不是面對來要命的李自成和女真人,而是面對要求開放、通商的洋人,崇禎君臣應該能比清末處裡的更好。明朝如果延續到清末,立國500多年,華人的認同感很深,加上是漢人自己的朝廷,不會被輕易趕下臺。 君主立憲需要有君主長期統治的基礎,比如日本天皇和英國皇室都是有很長時間的存在,袁世凱搞軍主立憲為什麼失敗?就是根基不深,人民缺乏認同。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以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如果明朝延續到清朝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之時,明朝極有可能發展成為君主立憲制,三個問題弄清楚: 1.什麼是君主立憲制?君主立憲制度就是將皇權虛化,皇權等同於國旗、國徽等,君主沒有實質性的國家權力,一切實際政務都由內閣負責,內閣對議會負責,不是對君主負責。內閣成員的輪替由政黨競選產生,而不是由君主任命。君主立憲的國家都有長期的皇族存在的傳統,老百姓不捨得沒有皇帝的日子,就像不能沒有國旗一樣。 2.滿清為什麼沒有發展成為君主立憲?一是因為滿清是蠻夷,漢人在整個清朝都有人反清復明,所以在清末的時候,我們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還是將朱元璋當年的口號搬來用,“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推翻滿人是民族矛盾,滿人一旦放開實權,必然下臺。二是滿清將皇權發展到極致,我們可以把皇權理解為皇族的權力,比如一個慈禧太后這樣沒文化的女人,可以控制朝政48年,這在明朝是絕對做不到的。轉化為內閣制的過程中,需要大臣的權力基本可以抗衡皇權或是能對皇權起到較大的制約作用,清朝的大臣沒有這樣的力量。 3.明朝很可能過渡到君主立憲的內閣制。明朝的皇權設計很有意思,皇權遠離皇族、外戚,皇權孤單,比如嘉靖大禮儀之爭、萬曆國本之爭等都是皇權小的表現,而過渡到內閣制度,就要有和皇權抗衡的力量,能說服皇帝認清形勢、放棄實際權力,採取君主立憲制度,永保富貴。而明朝大臣完全有這樣的力量。倘若崇禎皇帝不是面對來要命的李自成和女真人,而是面對要求開放、通商的洋人,崇禎君臣應該能比清末處裡的更好。明朝如果延續到清末,立國500多年,華人的認同感很深,加上是漢人自己的朝廷,不會被輕易趕下臺。 君主立憲需要有君主長期統治的基礎,比如日本天皇和英國皇室都是有很長時間的存在,袁世凱搞軍主立憲為什麼失敗?就是根基不深,人民缺乏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