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靠性。可靠性是指會計資訊必須是客觀和可驗證的。而可靠性取決於真實性、可核性和中立性。1、真實性。所謂真實性就是要如是表達。2、可核性。所謂可核性是指資訊可經得住複核和驗證。3、中立性。所謂中立性是指會計資訊應不偏不倚、不帶有主觀成分,將真相如實地和盤托出,結論讓使用者自己去判斷。【2】相關性。相關性是指會計資訊與資訊使用者所要解決的問題相關聯,即與使用者進行的決策有關,並具有影響決策的能力。相關性的核心是對決策有用。一項資訊是否具有相關性取決於是否具有預測價值和反饋價值。1、預測價值。如果一項資訊能幫助決策者對事項的可能結果進行預測,則此項資訊具有預測價值。2、反饋價值。一項資訊如能有助於決策者驗證或修正過去的決策和實施方案,即具有反饋價值。【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是指會計資訊必須能夠被使用者所理解,即會計資訊必須清晰易懂。【4】可比性。可比性是指一個企業的會計資訊與其他企業的同類會計資訊儘量做到口徑一致,相互可比。【5】實質重於形式。實質重於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確認、計量的依據”。【6】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過程中對交易或事項應當區別其重要程度,採用不同的核算方式”。【7】謹慎性。謹慎性要求企業在進行會計確認、計量時, “不得多計資產或收益,少計負債或費用,不得計提秘密準備”。【8】及時性。所謂及時性是指資訊應在對使用者失效之前提供給使用者。
【1】可靠性。可靠性是指會計資訊必須是客觀和可驗證的。而可靠性取決於真實性、可核性和中立性。1、真實性。所謂真實性就是要如是表達。2、可核性。所謂可核性是指資訊可經得住複核和驗證。3、中立性。所謂中立性是指會計資訊應不偏不倚、不帶有主觀成分,將真相如實地和盤托出,結論讓使用者自己去判斷。【2】相關性。相關性是指會計資訊與資訊使用者所要解決的問題相關聯,即與使用者進行的決策有關,並具有影響決策的能力。相關性的核心是對決策有用。一項資訊是否具有相關性取決於是否具有預測價值和反饋價值。1、預測價值。如果一項資訊能幫助決策者對事項的可能結果進行預測,則此項資訊具有預測價值。2、反饋價值。一項資訊如能有助於決策者驗證或修正過去的決策和實施方案,即具有反饋價值。【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是指會計資訊必須能夠被使用者所理解,即會計資訊必須清晰易懂。【4】可比性。可比性是指一個企業的會計資訊與其他企業的同類會計資訊儘量做到口徑一致,相互可比。【5】實質重於形式。實質重於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確認、計量的依據”。【6】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過程中對交易或事項應當區別其重要程度,採用不同的核算方式”。【7】謹慎性。謹慎性要求企業在進行會計確認、計量時, “不得多計資產或收益,少計負債或費用,不得計提秘密準備”。【8】及時性。所謂及時性是指資訊應在對使用者失效之前提供給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