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年間,有個 “藏書痴”,名叫劉源,“平生無所嗜,惟專一於 書”,他家的藏書達數萬卷之多。有一次強盜入侵,全城的人都早已逃之夭夭 了,而他卻仍端坐書房,決心與書共存亡。強盜進入書房後,大聲斥責: “全 城的人都跑了,你為何不跑,坐在這裡等死?”劉源說: “書就是我的命,書 若沒了,要這命幹甚麼?”強盜聽後 “很受感動”,立即退走。強盜被嗜書如命 的精神所打動,或許是強盜對書根本不感興趣,劉源的書一本也沒有受到損 失。有詩曰: “化魂願化莊周蝶,只戀書香不戀花。”這不正是劉源的最佳寫 照嗎?
清代,江蘇吳縣也有個藏書家,即乾隆時舉人黃丕烈,他愛書如命,一生 最濃厚的興趣是蒐集刻印書籍。他藏有宋刻本百餘種,故將起居室題名為 “百 宋一塵”,並刻有 《士禮叢書》。一次,黃丕烈得宋寫本 《周易集解》十卷之首 冊,其餘為友人陳鱣買去,他想要全卷而不能,急得生了一場大病。垂危時, 他也不肯將首冊轉賣給陳鱣。陳得知黃丕烈為 《周易集解》另九卷而病篤,極 為同情。為 “欲其速愈”,將所有書卷全部讓給了他。黃得書後萬分高興,重 病也頓時好了。
清初另有一藏書家,名叫馬寒中,一生是 “書痴”,如遇上珍本、善本, 不惜花重金購買。一次,馬寒中路過龍山,看見查氏案頭有一部刻本 《陸狀元 通鑑》,就想要買回來。但查家主人認為它是傳家之寶,雖經多次央求,都沒 有答應出賣。不久查家有人去世,風水先生選擇墓地,相中的 “吉壤”,剛好 是馬家的田地。馬寒中獲悉,非常高興,他想: “買書的機會來了。”他立刻 帶著地契前往查家,提出用十畝良田交換查家的圖書,查氏終於答應了。馬寒 中抱著宋刻本 《陸狀元通鑑》趕快跑回家,一路上還生怕查氏反悔呢!
清朝道光年間,有個 “藏書痴”,名叫劉源,“平生無所嗜,惟專一於 書”,他家的藏書達數萬卷之多。有一次強盜入侵,全城的人都早已逃之夭夭 了,而他卻仍端坐書房,決心與書共存亡。強盜進入書房後,大聲斥責: “全 城的人都跑了,你為何不跑,坐在這裡等死?”劉源說: “書就是我的命,書 若沒了,要這命幹甚麼?”強盜聽後 “很受感動”,立即退走。強盜被嗜書如命 的精神所打動,或許是強盜對書根本不感興趣,劉源的書一本也沒有受到損 失。有詩曰: “化魂願化莊周蝶,只戀書香不戀花。”這不正是劉源的最佳寫 照嗎?
清代,江蘇吳縣也有個藏書家,即乾隆時舉人黃丕烈,他愛書如命,一生 最濃厚的興趣是蒐集刻印書籍。他藏有宋刻本百餘種,故將起居室題名為 “百 宋一塵”,並刻有 《士禮叢書》。一次,黃丕烈得宋寫本 《周易集解》十卷之首 冊,其餘為友人陳鱣買去,他想要全卷而不能,急得生了一場大病。垂危時, 他也不肯將首冊轉賣給陳鱣。陳得知黃丕烈為 《周易集解》另九卷而病篤,極 為同情。為 “欲其速愈”,將所有書卷全部讓給了他。黃得書後萬分高興,重 病也頓時好了。
清初另有一藏書家,名叫馬寒中,一生是 “書痴”,如遇上珍本、善本, 不惜花重金購買。一次,馬寒中路過龍山,看見查氏案頭有一部刻本 《陸狀元 通鑑》,就想要買回來。但查家主人認為它是傳家之寶,雖經多次央求,都沒 有答應出賣。不久查家有人去世,風水先生選擇墓地,相中的 “吉壤”,剛好 是馬家的田地。馬寒中獲悉,非常高興,他想: “買書的機會來了。”他立刻 帶著地契前往查家,提出用十畝良田交換查家的圖書,查氏終於答應了。馬寒 中抱著宋刻本 《陸狀元通鑑》趕快跑回家,一路上還生怕查氏反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