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46728635292

      河姆渡遺址曾先後兩次進行過較大規模的發掘,發掘面積2800平方米,出土文物6200件,陶片幾十萬片。1973年11月9日至1974年1月10日在1973年夏天試掘的基礎上,對遺址的南部進行了首次發掘,發現了四個疊壓的地層,揭露了幹欄式建築和水井等遺蹟,出土了很具地域特色的夾炭黑陶器、骨耜等一批重要遺物,大量的動植物遺存,特別是栽培稻穀的大批次發現為同時期其他遺址所不見。所有這些重大發現,當年曾轟動國內外,得到學術界的普遍關注,並被命名為“河姆渡文化”,得到了全國考古界的認同。

      1977年10月8日至1978年1月28日,為進一步瞭解河姆渡遺址內涵及幹欄式建築的佈局、結構、規模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第二次發掘。此次發掘驗證了第一次發掘劃分的地層是正確的,發現了二十八個灰坑,以及幹欄式建築基址等遺蹟和二十七座墓葬,出土了豐富的陶器、石、骨、角、牙器和木器等遺物,為進一步認識河姆渡遺址各時期文化面貌及其內在聯絡提供了一批新鮮資料。

      河姆渡遺址是一處年代古老、儲存較好、文化內涵豐富、延續時間長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偏晚階段的遺址。在20世紀70年代發現之初,曾轟動了國內外學術界,“河姆渡文化”名揚四海,各方專家學者紛沓而至。發現帶榫卯的幹欄式長房子,出土的大批珍貴遺物及動、植物遺存,對研究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特別是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多學科研究提供了豐富而又可靠的實物資料,考古實踐表明黃河、長江流域的原始先民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遠古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ls防抖和光學防抖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