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93728419329

    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譯文:你聽琴時所想到的,就像我彈琴時所想到的。我到哪去隱匿自己的心聲呢?”

    逃聲:躲開。隱藏自己的聲音,在這裡可以理解為隱藏自己的心聲。逃,逃避

    【原文】: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譯文】: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內心想著高山。鍾子期讚歎道:“好啊,高聳的樣子就像泰山!”伯牙內心想著流水。鍾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蕩蕩就像長江大河一樣!”凡是伯牙彈琴時心中所想的,鍾子期都能夠從琴聲中聽出來。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遊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傷,就取琴彈奏起來。起初他彈了表現連綿大雨的曲子,接著又奏出了表現高山崩坍的壯烈之音。每奏一曲,鍾子期總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長嘆道:“好啊,好啊!你聽懂了啊,彈琴時您心裡想的和我想表達的一樣。我到哪去隱匿自己的心聲呢?”

    【出自】:選自《列子·湯問》,為戰國鄭華人列禦寇所著。講述了琴師伯牙與樵夫鍾子期之間由於鼓琴聽琴而產生的交情。 《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維新思想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