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時,全國各地都有一些傳統的風俗和習慣沿用至今。如:把已經去世的長輩請到家裡上供焚香,小輩給長輩磕頭,長輩給小輩發紅包……等等。這些做法,在你的家裡還有嗎?說出來跟大家分享分享。
回覆列表
-
1 # 5G數字家庭
-
2 # 董江波
不要說相比十年前,就是跟三年前相比,現在過年的傳統風俗和作法,已經大大簡化了,基本上就是三大項:吃吃喝喝,聊天玩牌,走走親戚。
但細細看來,還是有一些細節,能夠體現現在過年的年味:
第一,除夕守夜,也就是說,除夕當天晚上,長子長孫不能睡覺,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吃過早飯後,才能補覺。這為守護一家人一年的安全,開個好頭。
爺輩和女性,就免了此項了。
第二,初一一大早,小輩(18歲以下的孩子)要給長輩(爺奶輩)磕頭拜年,領紅包。這是長輩對小輩健康成長的良好願望。
第三,初一到初三三天,接祖先,祭祀,這項任務,一般由長子或長孫進行。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後代平安。
第四,初一一大早,天矇矇亮,要燒年火,預示著未來一年紅紅火火。
第五,走親戚,少則十幾家,多則三十多家,初一到初六,累死個人啊。這是親屬之間交往的重要一途,如果過年沒走親戚,幾年下來,親戚也變成陌生人了。
第六,搭鞦韆,過年期間,蕩一蕩大秋千,蕩走所有晦氣。
之後,還有廟會、花燈、耍故事、說書、唱戲、舞龍舞獅、演露天電影,現在都沒有了,這些傳統儀式,就是鬧年節,集體祈求平安的一種儀式了。
我們這裡有大年初一把掃帚藏起來的風俗。
笤帚好像代表黴運,所以有"掃帚星"一說。在年初一這一天,人們為了不觸黴頭祈求好運,是不會用掃帚掃地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年初一這天掃地,會把財掃走,所以也不會用掃帚掃地的。
應該說這些只是習俗,沒有科學依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