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白史界

    不妄言,不傳謠。

    《明史》“志·卷六十七”記載著“邊防 海防(江防 民壯 士兵 鄉兵)”之事。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在新江口就設有“水兵”8000人,戰船四百艘

    倭寇自元末之時就有。

    倭寇主要橫行在浙、閩一帶,南從廣東侵入,北從長江侵犯南京、淮、揚等地,所以防衛海外,以防衛長江為重。

    洪武初年,在都城南面新江口設定水兵8000人,後來慢慢增加到了12000人,造船四百艘,與北岸浦子口陸軍相互構成掎角之勢。

    成化四年,錦衣衛僉事馮瑤提議:“江兵”(《明史》原話,因是“水兵”改稱)應依據地形設防,並在爪州、儀州、太平派將鎮守。此建議被接納執行。

    隆慶初年,將新招募的“水兵”六千人遣散了四分之三,又命令各“水兵”都要駐紮在駐江上,不得居住在城市。

    萬曆二十七年,操江都御史耿定力上奏:應在長江上游排列五座軍營,長江下游排列五座軍營。此建議被允許,但“水兵”駐紮位置不詳。

    此後直至崇禎年間,只留操江人選記載,沒有關於駐紮地的記載。

    “水兵”管轄範圍廣、任務多

    “水兵”管轄沿長江各郡,上從九江、庭擅、黃梅,下到蘇、松、通、泰等州,中間包括安慶、池、和、太平等重地。巡查逮捕盜賊和販賣私鹽的人,防備倭寇,都是“水兵”的職責。

    永樂時期,由功臣為“江兵”統帥

    永樂時期,特別命令功臣為帥視察長江防軍操練,此後同時任用都御史。

    成化十三年,命令選擇武大臣一人擔任操江都督,不兼管軍營事務。

    綜上,明朝有“水兵”,相當於現在的海軍,曾經駐紮在新江口、瓜州、儀州、太平等地。

    以上內容根據《明史》記載整理所得,若有不妥,可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耳根後痛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