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雙馬尾班長
-
2 # 我來帶你走出蠻荒
1.同情,康梁以日本變法為師,受日本某些人士同情沒有什麼不合理。2.交易,走向共和裡康有為提議聘請伊藤博文來大清擔任主政,這不得不說他們之間存在某些交易。3.陰謀,國際風雲總是不會安分,萬一大清國情有變,日本可以輸送維新人士回國擔任要職,這些人佔據高位對日本國實施以華制華政策有利。
-
3 # 古今通史
一切都是利益關係。
梁啟超在逃亡途中上書伊藤博文;
康有為又請文部大臣犬養毅予以支援;
又上書同文會領袖近衛篤麿,說明“受衣帶之詔,萬里來航,泣血求救”;
日本外務省贈以旅費,康有為自橫濱乘和泉丸渡太平洋,抵加拿大,在溫哥華、烏威士晚士打等地演說:“惟我皇上聖明,乃能救中國”。
列強對戊戌維新,不乏恭維,也有贊助之舉。
一些外籍人士及團體,尤其是廣學會,對戊戌維新的興起有不小推動作用。
英美日駐華使館,在政變時援救保護過部分維新領袖。
但要知道,他們都是有目的的,當發現維新派的利用價值不大甚至不能迎合自己的最大利益時,這些人都可捨棄不用。
庚子後,日本、西方國家都轉向已經被打怕了的慈禧,因為她已經學乖、聽話。
他們不再過問光緒親政。即便是他們以前所支援的維新派,也變成了口頭支援,不再提供援助。
提到日本,華人民的感情是複雜的,這個在地理上一衣帶水的鄰居曾經是中國最好的學生,但是這位學生在透過維新變法以後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很快超過了當年的老師——中國。並且在超越中國之後,又將自己侵略拓張的矛頭直指向自己曾經的“恩師”,為華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
戊戌變法作為中國近代史上中國統治者的一次自救行為,雖然最後革命以失敗告終,但是在這短短的“百日維新”之內,改革派依然取得了不少成就,然而在戊戌變法失敗後,當清政府大肆追捕維新派時,卻是日本幫助了戊戌變法的主要帶頭人康有為和梁啟超出逃。於是很多人就問了,為什麼日本人會願意幫助能讓中國變得富強的維新派呢?難道日本希望中國變得強大麼?
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首先我們要指出,當時的日本對於維新派並不都是“友善”的,日本政府甚至還幫助清政府追剿維新派人士。然而不論是幫維新派還是幫清政府,其根本目的仍舊是想依靠這種政治投資來掌握中國市場。對於列強而言,中國的維新變法是一個曖昧且複雜的事。一方面,中國當時落後的封建統治讓“開化”的列強也感到不舒服,他們十分希望大清能透過維新變法變得開放文明,加入他們的行列,但是又害怕中國突然富強,能和他們
平起平坐,損壞自己的商業利益。所以列強們要不就保持觀望,要麼就像日本一樣,兩頭下注。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會有人願意幫助康有為梁啟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