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繹翎黎明
-
2 # 曬著太陽的漁
毫無意義的問題。
現在市場混亂已極,生產成本假設是¥300+一樣的鞋服,如果遭遇廠家破產處理,可能也就幾塊錢一樣甩貨。然後流轉到零售店裡面,賣¥30、¥50一樣,零售店利潤已經十倍,但是按出廠價,可能不夠1/10呢!
現在這個世道,你看見喜歡的,覺得合適自己,口袋裡面的錢夠,就買吧。別糾結那麼多成本了,成本是多少真的對你的購買行為毫無意義。
只有極其內行,專業知識足夠的我們才能大致判斷貨品的成本。這個知識點無法言傳。
-
3 # 專注實體店新零售
服裝品牌貨品吊牌價倍率4-7的情況下,加盟店鋪一般進貨折扣在3.8-4.8折之間,但是要保住店鋪費用,正常情況下需要6.8折銷售,還得有量才行。所以新貨時低於7折很困難。
實際上,情況則複雜的多,由於顧客砍價很厲害,店鋪會改吊牌價,價格虛高,會以舊參新,定價,贈品或贈服務,會員制,活動等等,顧客和店鋪的博弈五花八門。
自己買,得自己體驗看質量和價值,按質量還價。
衣服質量水深得很,真正好衣服只有洗過好多次才體現出來的,好東西成本確實高很多,一分錢一分貨,指望砍價很難得到好東西的。
-
4 # 開心的十三
我是學服裝設計的,這麼解釋這個問題吧,我們首先是畫出效果圖,再畫出服裝版圖,這樣算料子需要多少。去服裝面料市場逛面料是出乎意料的,好點的毛皮,絲絨的都是三.四百一米,你可以想象一下,做成成衣會賣多少,質量一般的棉料的都是三十一米,好點的做大衣的都是一百多一米。貴肯定有貴的道理,人不識貨錢識貨對吧!
某些衣服品牌,如果銷售掉,40%,成本就回來了。其它的再賣出去就是利潤,就算最後打折也是賺的。
但是,以後可以讓你去吹價的服裝會越來越少。目前來說,你能砍下來價的品牌,都是有點小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