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銀河北極星

    其一,中國是一個五千年文明的古國,歷代沿襲下來的修史之風就像我們手會勞動,腳會走路一樣自然,所以不論是官方修史還是私家修史,都受到很大尊重肯定!

    其二,不乏一些人熱衷於修史,孔夫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2 # 執著的放牛娃

    那大家為什麼還樂此不疲自費出書、出詩集呢?

    分個人出書,國家出書兩種。

    一、個人出書

    一是立言。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立言最重要。第一,前兩個不容易做到;第二,就算前兩個做到,最終也要體現在立言上,才能代代相傳,影響深遠,雖死猶生。

    二是總結個人成果。無論成功與否,把個人文章彙總起來,算是對自己讀書生涯的一個總結。如曾國藩詩集、家書。

    三是做指導書。從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挑選合適的書籍,用以指導初學者學習。如《文心雕龍》《古文觀止》等。指導如何參加科考的書,也屬於這類。

    四是政治目的。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就是想總結朝代興衰之規律,供皇上參考。

    二、國家出書

    主要是彰顯國家實力,古語道:盛事才修書,如《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按照慣例,總結前朝工作得失,如《二十四史》。其實,這個嚴格來講屬於國家行為,但由於多為主編(或總編纂)負責,所以也可屬於個人主導的出書行為。

  • 3 # 古泉趣藏

    古代雖無稿費,但總有一些有擔當有能力的文化人,自覺地承擔起傳播文明、傳承文化、記述真相的歷史責任而著書立說,其目的概括起來誠如司馬遷所言: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亦如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正是這些文化人的不懈努力,才使中華文化和文明得以延續和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創業失敗如何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