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看學術不端檢測的內容主要是什麼。我的理解,這裡的所謂學術不端檢測,主要是查重,也就是檢查論文或著作中重複的文字的比例。7%通常是一個可以透過的標準,但也不能說低,關鍵是看被檢測的物件是什麼型別的文章。如果是學年論文,重複抄錄教師的課堂作業要求就會造成很高的重複率。此外如果是有大量引述,很有可能也會達到很高的比例,7%的重複率不算太嚴重,關鍵是一定要言出有據,也就是說論文中是重複別人文章的原話的,一定要用參考文獻或標註或腳註的方式標示出這是別人的成果。如果是這樣,7%的重複率還是可以的,只是略高一點,因為這樣較高比例的重複,就意味著直接引用別人的原話的比例是比較高的。這多少有一點沒有必要。
此外,不同的領域對查重率的要求或期望也不一樣。比如文學批評領域,那不得不大量引用原文,包括原文中的對話。在這種情況下,7%應該就不算很高。但對於一般社會科學研究,或者對於自然科學研究,7%的比例雖然不算學術不端,至少也算有點學術態度不端正,不肯動腦子把引用的話變成自己的話講出來。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國外學者引述參考文獻時,往往重在引用這個文獻的主要內容,這往往只能透過概括的方式,這自然不會有很高的重複率。但國內很多學者往往引用被引述者的原話以表示對權威的尊重和借用權威的嘴來增加自己文章的合理性、合法性。這也會導致比較高的查重率(學術不端檢測率),這不算真的不端,但至少不算好的學術。
這要看學術不端檢測的內容主要是什麼。我的理解,這裡的所謂學術不端檢測,主要是查重,也就是檢查論文或著作中重複的文字的比例。7%通常是一個可以透過的標準,但也不能說低,關鍵是看被檢測的物件是什麼型別的文章。如果是學年論文,重複抄錄教師的課堂作業要求就會造成很高的重複率。此外如果是有大量引述,很有可能也會達到很高的比例,7%的重複率不算太嚴重,關鍵是一定要言出有據,也就是說論文中是重複別人文章的原話的,一定要用參考文獻或標註或腳註的方式標示出這是別人的成果。如果是這樣,7%的重複率還是可以的,只是略高一點,因為這樣較高比例的重複,就意味著直接引用別人的原話的比例是比較高的。這多少有一點沒有必要。
此外,不同的領域對查重率的要求或期望也不一樣。比如文學批評領域,那不得不大量引用原文,包括原文中的對話。在這種情況下,7%應該就不算很高。但對於一般社會科學研究,或者對於自然科學研究,7%的比例雖然不算學術不端,至少也算有點學術態度不端正,不肯動腦子把引用的話變成自己的話講出來。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國外學者引述參考文獻時,往往重在引用這個文獻的主要內容,這往往只能透過概括的方式,這自然不會有很高的重複率。但國內很多學者往往引用被引述者的原話以表示對權威的尊重和借用權威的嘴來增加自己文章的合理性、合法性。這也會導致比較高的查重率(學術不端檢測率),這不算真的不端,但至少不算好的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