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童與鶴
-
2 # 物理學之維度空間
熵增定律是克勞修斯提出的熱力學定律,克勞修斯引入了熵的概念來描述這種不可逆過程,即熱量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是不可逆的,其物理表示式為:S =∫dQ/T或ds = dQ/T。
-
3 # 一起來學物理
殤的反義詞是序,也是就殤代表混沌,從古到今殤都是存在的,有序就一定有殤,以前是哲學的研究範疇,現在作為物理研究範疇,專門研究宇宙的起源
-
4 # 大不有為
通俗地說,熵是指事物存在的狀態,如果是很有序的狀態,熵就小,如果越是無序混亂,熵就越大。現在美國社會的熵值就比較大。熵增定律是專門針對熱力學中的基礎定律,簡單地說,熱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導到溫度比較低的物體,這是不可逆的,即不可能從溫度低的物體傳導到高溫度體。
兩點,從物理學和心理學角度的關於“熵”的思考:
1.百科上定義的熵增定義:
熵增定律是克勞修斯提出的熱力學定律,克勞修斯引入了熵的概念來描述這種不可逆過程,即熱量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是不可逆的,其物理表示式為:S =∫dQ/T或ds = dQ/T。
關於這條百科上從物理學角度解釋的很清楚,這是理科角度。
接下來從文科角度我的理解: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中作者創造出"精神熵"這個概念。
簡體中文版序一中,作序者科普了"負熵"和"精神熵"的概念:
大自然中的大多數運動包含能量轉換,所以熱力學的兩個定律是最基礎的理論。
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恆,即發生的只是轉移,總能量不增不減。若是一箇中間被隔開的容器中,一邊裝有熱水,另一邊裝有涼水,發生的只能是熱水的溫度下降,涼水的溫度上升,不可能相反。這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所關注的。
其主要內容有三:
涼的物體不可能向熱的物體傳遞熱量;
能量轉化中必有損耗;
在自發過程中,濃度區趨於擴散,結構趨於消失,有序趨於無序。
無序的量度被稱作"熵"。一切自發的物理過程,都是熵增加的過程。
生命現象是個奇蹟。它將太陽能轉化成生物能,並從無序中發展出有序。薛定諤以物理學家的眼光看到了大自然中的這個反應為例,稱之為"負熵",負熵就是從無序走向有序的趨勢。
心流作者米哈里借鑑上述思想提出了"精神熵"。他認為,資訊對人們意識中的目標和結構的威脅,將導致內心失去秩序,就是精神熵。米哈里說"精神熵是常態"。而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優體驗,他稱之為"心流"。
米哈里這樣概括心流的成因和特徵:
第一,注意力。
第二,願意為之付出的一個目標。
第三,有即時的回饋。
第四,因全神貫注於此,日常惱人的瑣事被忘卻和遮蔽。
第五,達到了忘我的狀態。
寫作是在情緒紊亂中塑造秩序的一種治療法。
王小波也說過,他的寫作是"反熵"行為。
夏目漱石寫過:我認為既然出生在這世界上,一定有什麼事情必須做,但要做什麼事,我一點頭緒也沒有。我就像是被鎖在霧中的孤獨的人一樣,站在原地呆立不動。
漱石在這樣的狀態下去英國留學,他一直想找到突破點,終於在被逼到極限的狀態中,找到一個結論:
這時我才領悟到,什麼是文學這個概念只能靠自己從根本開始創造,這是解救我的唯一一條路。
這便是夏目漱石對抗熵增的過程。
在日本學者花村太郎於1981年成稿的《知識學習的鍛鍊技術中》(繁體中文版於2018年出版),他也寫到熵的概念。
他用愛因斯坦的《物理之推演》中的話為例,表達了"消除熵"的概念:把這些不斷增長的知識的熵,透過時間的淘洗,這些資料就會慢慢地轉化成近似於"構想"的形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