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石頭醫生講腎
-
2 # 腎友天地
腎臟不好確實會導致骨骼出現問題,主要表現在腎性骨病,以及長期激素治療導致的骨質疏鬆。
因為腎臟是很重要的代謝器官,當腎臟出現問題(腎功能不全)的時候,代謝能力必然受到影響,由於鈣、磷及維生素D代謝障礙,繼發甲狀旁腺機能亢進,酸鹼平衡紊亂等因素,就會引起腎性骨病。
腎性骨病是慢性腎衰竭長期、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它可發生於慢性腎臟病早期,並貫穿於腎功能進行性惡化的整個過程。腎性骨病可引起骨骼的嚴重損害,表現為骨軟化、纖維性骨炎、骨性關節炎、骨質疏鬆、骨硬化和腎性佝僂病等。
另外,因為許多腎病患者需要服用激素治療,這也會對骨骼產生影響,糖皮質激素可透過多條途徑抑制成骨和促進破骨導致骨重建失去動態平衡,使得骨的吸收大於骨的形成,最終發生骨質疏鬆。
所以,建議慢性腎病患者和需要長期服用激素的患者應該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醫院裡面的骨密度檢查現在都很便捷。因為這些骨骼病變在早期很隱匿,骨密度檢查對於早期發現上面提到的這些病變很有幫助。
會
腎臟不好,會出現骨質疏鬆、腰痠背痛,甚至牙齒出現鬆動。
腎臟的內分泌功能可以生成活性維生素D參與骨代謝。而當腎臟無法正常工作時,體內的維生素D、鈣磷等物質的水平就會出現異常,從而引發了一系列骨骼問題。其實在腎臟病的早期,骨骼問題就已經慢慢形成了,雖然血中鈣磷的水平可能還在正常範圍之內,但是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已經開始了,然會就出現“腎性骨營養不良”或“慢性腎臟病-骨礦物質代謝紊亂”,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會隨著腎臟疾病的加重而加重,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糟糕,可能會發生骨痛、骨折以及血管的鈣化!在治療過程中,飲食方面很重要,要避免攝入磷含量較高的食物,像肉類和蛋類等優質蛋白,要注意量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