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沉的山姆
-
2 # 鷹運科技
三國歸晉是必然的。所謂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東漢末年,朝廷動亂,黃巾起義,自此開啟了諸侯割據之勢,最後經過混戰,最終形成三個大的割據勢力,魏蜀吳。
魏國,許昌為中心,曹操父子經營,獎勵農耕,恢復農業,屯田發展,吸納人才。魏國的人口,士兵數量,以及綜合實力第一。
吳國,孫堅和孫權經營起來,依靠長江天險,能發展很快。但是後期沒有英明的領導核心。
魏國,諸葛亮和姜維死後,基本沒有核心了。那麼問題誰做魏國的皇帝,影響大嗎?
諸葛亮六出祁山,蜀國基本每次糧草已經空了。在古代,打仗拼的就是人士數量和糧草。蜀國在這個方面基本就是墊底水平。在諸葛亮的隆中對計劃中,蜀地作為糧草產地,順流而下到荊州,從荊州開始北伐,這樣能省不少糧食。
但是荊州丟失以後,北伐只能從四川,陝西,甘肅出發。大家都知道,即使是甘肅發展的今天,路也不好走。因此糧食運輸基本是比天難。
沒有糧,運糧難,沒有兵,打仗打的什麼勁呢。因此蜀國是無論如何不行的。那麼什麼條件下蜀國能統一天下呢,重新奪回荊州。不過這個很難實現了。
這個實在無法預判,蜀亡之際劉諶慷慨捐軀只能說明他這個人很有氣節,並不能說明他在治國方面有什麼過人之處。假如說,早劉禪十年就由劉諶秉承皇位,以劉諶的性格應該會更加支援蜀國的北伐戰爭,可諸葛亮病亡後蜀國已經出現了巨大的厭戰心理,而且從歷史來看後繼者姜維的北伐是很失敗的軍事行動,所以劉諶執政後只會加劇蜀國內部矛盾的迸發,甚至不用他國踏入國境,蜀國很可能自身就被這種窮兵黜武的車輪消耗給折騰出內亂,進而讓外部勢力更早的乘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