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Z
-
2 # 前行778
今天朋友圈中A好友的分享被Z好友點讚了,我與A是鄰居寶媽關係,與Z是業務關係轉變的朋友關係,性別不同,工作性質不同,工作距離和居住距離都是這個城市的兩頭,我沒想到他們也是微信好友。當我看到那個贊時,第一想到的就是黑暗森林法則。如果我是個低調的人,或者是朋友圈不真實的人,一個不想被人透過朋友圈的內容看透的人,那我就應該躲在朋友圈的背後,不發朋友圈。這樣一來別人不知道我的狀態,二來不會有類似A與Z這樣的人把我作為共同話題,交流之間我的居家形象與工作形象在別人的口中就逐漸豐滿了,等於是暴露了自己,因為最先出賣自己的只有自己。
上段文字有些扯遠了。黑暗森林法則基於物質總量不變的基礎,當資源成為生存的必要條件時沒有誰會主動放棄,爭奪資源也就在所難免。宇宙之大,科學家探索宇宙空間也是在尋找資源的同時試圖尋找像我們一樣的文明。如果有一天我們與另一個文明相遇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不論這個文明是否高於地球的文明,只要有人性,就一定會有貪念,或者利用,或者被利用。我不相信純善至美這類美好的話題,地球文明到現在還戰亂不止,怎麼可能跑到外太空搞和平。
黑暗森林法則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就真實存在,只是形式不同,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從看什麼都美好的萌娃長成了隱藏真實自己的成年人,領略了生活的美好,也感受了生活的殘酷。
我覺得面對黑暗森林法則“不要回答”比“不要長大”更安全。借用倉央嘉措的話就是見與不見,它就在那裡。
可以化解,因為推倒出黑暗森林有諸多條件,比如其中之一是宇宙物質總量一定,但文明種族的擴張是無限的這個矛盾,如果科技達到能憑空產生更多的物質和資源滿足其無限擴張那是不是自然就破解了。 同樣的,文明之間的猜疑鏈也是一樣,如果能破解猜疑鏈是不是就可以一定程度破解黑暗森林。 不過可惜三體宇宙這些是都沒能破解的,所以法則才會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