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楓希

    《與朱元思書》是南朝梁文學家吳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精品。該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襯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作者寫山的奇特和山中之景時,用概括而形景的語言寫出那段江流險峻的山勢和山中種種奇異的景物,從舟中仰視夾岸群山,無數山峰直插雲天,虎虎有氣,視野從低到高,從點到面。

    “負勢競上”,視線由低往高移動:“互相軒邈”,視線向遠處發展,視線擴充套件到座座高山:“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再從區域性擴充套件到整體。“競上”、“互相”、“爭高”,無生命的山,無不奮發向上,這不僅描繪出層巒迭峰種種奇特的雄姿,還寫出觀賞者盪滌心胸的奇趣,寫了奇特山勢,作者的目光又從整體轉到細部,再次突出山之“奇”。

    從描寫物件看,寫了泉水、百鳥、鳴蟬、山猿和樹木,但不是突出形象而是從音響和日照角度來寫,寫出聽覺和視覺中新奇的美感,泉水泠泠,清越悅耳,好鳥嚶嚶,和諧動聽;山蟬兒高唱,山猿長啼,也無不令人振奮。山林百間交匯,組成一曲優美交響樂。

    這一段最後珍兩句寫樹木,跟段首“皆生寒樹”照應,群峰叢樹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給人以欣欣向榮,蓬勃向上感覺,寫樹木繁茂,、虛實結合,正寫“橫柯”、“疏條”,側寫“在晝猶昏”,“有時見日”,運筆手法靈活多變。

    這一段描寫山中景物,插入一組議論性偶句“”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是作者觀賞美景中油然而生和聯想這裡“望峰息心”和“窺谷忘反”中的“谷”既是實指,又是泛指。就實指而言,意謂這名利極力攀上峰巔,熱衷政務而想飛黃騰達者,應窺見面前危險深谷而返,就泛指而言,意謂大自然的偉大會使人流連忘返,平息功名利祿之心。總之,既寫奇景,又抒感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一提到機械領域就感到自己前途一片黑暗,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