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一逛
-
2 # 楊朱學派
好戰必亡的言論,並非出自唐太宗。而是唐太宗引用《司馬法》之言。
《司馬法》的原文是:“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其實,這體現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即處理事情恰到好處,不走極端。
《司馬法》中的司馬是指春秋時期,齊國大司馬田穰苴。但《司馬法》的作者並非其本人。而是齊威王時,組織文武群臣、門客編著的。
唐太宗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才總結並引用了《司馬法》之言——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
3 # 新年裡的老人
我們今日常常說以史為鑑,常照己身。唐太宗何嘗不是以史為鑑呢,我們來看看唐太宗的政治思想其一就是以隋亡為鑑,以民為本,與民休養生息。唐太宗語出“好戰必敗”,何為?那是因為在貞觀四年的時候,林邑人向朝廷進貢火珠(和放大鏡差不多的遠離,在太陽下透過火珠會點燃物品)屬於禮敬,但是呢,卻在上奏的奏章上言辭不太恭順,於是大臣就提出發兵討伐,唐太宗就說:唉,不行,這方法不好,你看看前面的隋煬帝,頡利可汗,哪個不好戰,打完這個打那個,最後呢,自取滅亡。再說了我們是大國,大國打贏小國有啥威風的,要是打輸了咋辦,不要在意這些言語。
於是乎不以大國欺負小國,不以強國凌辱弱國,不以武力征服四鄰,這是唐太宗的一個重要外交思想。以武取勝,最終還是要以德服人的嘛。“國雖大,好戰者亡”,前身還是出自於戰國時期《司馬法》,一個國家無論怎樣強大,如果不斷的進行戰爭,也會滅亡。是經驗總結,歷史教訓,唐太宗李世民經歷隋末期領悟這一道理,當作經驗,不可不說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很明智。
這個話說得太好了,李世民真不愧是一代明君聖主。他征戰天下是為了天下一統,是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和平,好戰分子絕沒好下場,有些人為一己之私而致天下蒼生不顧,絕對會被人民拋棄!古今中外一理!毛主席為什麼偉大,為什麼被人愛戴就是因為他總是心懷天下,大公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