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漢壹周

    壹周君有一個大學同學口味非比尋常,他面對鯡魚罐頭就像我們面對黃桃罐頭一樣,臉上波瀾不驚,內心平靜如水。

    能做到像壹周君大學同學這樣的雖然談不上有多多,但最起碼還是有一定的基數。壹周君說這個例子的目的就是想表明:一個食品能生產至今說明它有市場,有市場也就意味著有人願意為之買單。

    和我們身邊“臭名昭著”的折耳根、臭豆腐、皮蛋、榴蓮一樣,雖然它的消費群體很小眾,但是我們不能一杆子打死,完全否定它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當然,臭豆腐君在國內發展得順風順水,如果鯡魚罐頭能像它一樣吸引一大批死忠粉、路人粉也算是修煉成型了。

    說遠了,鯡魚罐頭在瑞典還是受到一批民眾的極力擁護的,尤其是鯡魚罐頭的發祥地。早在沒有冷藏裝置的時代,當時的漁民為了讓鯡魚儲存的時間更久一些,便有了這一套鯡魚醃製的工藝,隨著時間的推移沿襲至今,也成了當地人的一種飲食文化。

    我們評價一個食物往往會犯主觀判斷的錯誤,我們自身難以接受某種食物,就認為其他人也應該有這樣的感受,如果身邊大多數人都有與自己相同的感受,那更是加劇了自身的“囂張氣焰”,從而忽略了一個客觀真實的問題:每個人都是具有差異性的。

    口味奇特的食物受眾群體就少些,口味平民化的受眾就多一些。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鯡魚罐頭只不過又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系列中的一員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羅馬和古希臘的建築風格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