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阿琰386

    明清皇家陵寢是中國明、清兩朝皇帝悉心規劃營建的文物建築,陵寢分佈於北京、河北、遼寧、安徽、江蘇、湖北等地,主要建築儲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寢原貌。2000年明顯陵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目錄》;2000年清東陵和清西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3年,北京市的明十三陵和江蘇南京的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盛京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充套件專案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明清皇家陵寢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喪葬制度和千百年封建社會的宇宙觀、生死觀、道德觀和習俗,也體現了當時中國最高水平的規劃思想和建築藝術,明清時代(公元1368~1911年)是陵寢建設史上的一個輝煌時期。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對陵寢度作了重大改革。他將地上的封土堆由以前的覆鬥式方形改為圓形或長圓形,又取消寢宮,並擴大了祭殿建築。清代沿襲明代制度,更加註重陵園與周圍山川形勝的結合,注重按所葬人輩分排列順序,還形成了帝后妃陵寢的配套序列,在祭祀制度上也更加完善、合理。現儲存完好的是明清皇家陵寢有:明皇陵、明孝陵、明祖陵、明十三陵、明顯陵、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清東陵和清西陵。

    中華民族具有“敬祀祖先,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歷來十分重視對死者的安葬和祭祀,這不僅是為了緬懷和紀念,也藉此祈求祖先對後世的蔭護。作為封建統治者則將其作為關乎國祚盛衰、帝運長短的要工重典來對待。到了清代,更把這種理念推向了高峰。在陵寢的選址和規劃設計中,充分運用了中國傳統的風水理論,著力體現“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將人的精神融鑄於大自然之中,造成一種崇高、偉大、永恆不朽的意象。在建築規模和建築質量上,則力求做到恢宏、壯觀、精美,以體現皇權至上的思想,炫耀皇家的氣派和威嚴,從而成為皇權物化的表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服裝零售行業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