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沐感發,寄朗上人二首
朝代:唐代
原文:
年長身轉慵,百事無所欲。乃至頭上發,經年方一沐。
沐稀發苦落,一沐仍半禿。短鬢經霜蓬,老面辭春木。
強年過猶近,衰相來何速。應是煩惱多,心焦血不足。
漸少不滿把,漸短不盈尺。況茲短少中,日夜落復白。
既無神仙術,何除老死籍。只有解脫門,能度衰苦厄。
掩鏡望東寺,降心謝禪客。衰白何足言,剃落猶不惜。
雜曲歌辭.沐浴子
沐芳莫彈冠,浴蘭莫振衣。
處世忌太潔,志人貴藏輝。
滄浪有釣叟,吾與爾同歸。
帶有沐字的詩句
1、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先秦】《詩經》《伯兮》2、與女沐兮咸池——【先秦】屈原 《九歌 少司命》 3、浴蘭湯兮沐芳——【先秦】屈原 《九歌 雲中君》 4、櫛風而沐雨——【魏晉】曹植 《詩》5、膏沐芳餘久不御——【南北朝】鮑照 《擬行路難》 6、沐蕙氣浴蘭湯——【南北朝】庾信 《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7、如頭得膏沐——【唐】白居易 《喜雨》 8、青松如膏沐——【唐】柳宗元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9、湯沐須名郡——【宋】蘇軾 《菩薩蠻·城隅靜女誰人見》 10、久坐沐猴禪——【宋】賀鑄 《臨江仙》 11、蘭膏微潤知新沐——【宋】蔡伸 《菩薩蠻》 12、風灑露沐——【宋】張元幹 《永遇樂》 13、沐出烏雲多型度——【宋】張元幹 《浣溪沙》 14、最宜雨沐風梳際——【宋】王十朋 《點絳唇》 15、湯沐煙江萬頃——【宋】辛棄疾 《賀新郎 賦水仙》 16、雨沐芙蓉秋意清——【宋】趙善括 《鷓鴣天》 17、世事沐猴冠——【宋】劉過 《水調歌頭》 18、披風沐露問前津——【宋】高觀國 《臨江仙》 19、山色似、風梳雨沐——【宋】葛長庚 《賀新郎》 20、冰姿帶露如新沐——【宋】趙以夫 《賀新郎》
因沐感發,寄朗上人二首
朝代:唐代
原文:
年長身轉慵,百事無所欲。乃至頭上發,經年方一沐。
沐稀發苦落,一沐仍半禿。短鬢經霜蓬,老面辭春木。
強年過猶近,衰相來何速。應是煩惱多,心焦血不足。
漸少不滿把,漸短不盈尺。況茲短少中,日夜落復白。
既無神仙術,何除老死籍。只有解脫門,能度衰苦厄。
掩鏡望東寺,降心謝禪客。衰白何足言,剃落猶不惜。
雜曲歌辭.沐浴子
朝代:唐代
原文:
沐芳莫彈冠,浴蘭莫振衣。
處世忌太潔,志人貴藏輝。
滄浪有釣叟,吾與爾同歸。
帶有沐字的詩句
1、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先秦】《詩經》《伯兮》2、與女沐兮咸池——【先秦】屈原 《九歌 少司命》 3、浴蘭湯兮沐芳——【先秦】屈原 《九歌 雲中君》 4、櫛風而沐雨——【魏晉】曹植 《詩》5、膏沐芳餘久不御——【南北朝】鮑照 《擬行路難》 6、沐蕙氣浴蘭湯——【南北朝】庾信 《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7、如頭得膏沐——【唐】白居易 《喜雨》 8、青松如膏沐——【唐】柳宗元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9、湯沐須名郡——【宋】蘇軾 《菩薩蠻·城隅靜女誰人見》 10、久坐沐猴禪——【宋】賀鑄 《臨江仙》 11、蘭膏微潤知新沐——【宋】蔡伸 《菩薩蠻》 12、風灑露沐——【宋】張元幹 《永遇樂》 13、沐出烏雲多型度——【宋】張元幹 《浣溪沙》 14、最宜雨沐風梳際——【宋】王十朋 《點絳唇》 15、湯沐煙江萬頃——【宋】辛棄疾 《賀新郎 賦水仙》 16、雨沐芙蓉秋意清——【宋】趙善括 《鷓鴣天》 17、世事沐猴冠——【宋】劉過 《水調歌頭》 18、披風沐露問前津——【宋】高觀國 《臨江仙》 19、山色似、風梳雨沐——【宋】葛長庚 《賀新郎》 20、冰姿帶露如新沐——【宋】趙以夫 《賀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