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音樂
7
回覆列表
  • 1 # 每日一MV

    有南韓的科研機構對這首歌曲進行了研究,發現它以3.6秒為一個週期將五個音節重複4次,而整首歌中五個音節的核心節奏重複了100次以上,這樣的節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時後的心率幾乎同步——這也正是感覺最為興奮的瞬間。這一說法,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地跟著這首歌搖晃起身體的原因。而另一個激發人們生理反應的元素則是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節奏——科學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對一段音樂的旋律和節奏產生共鳴時,這段音樂就會在其腦中不斷重複,科學界把這稱為“耳蟲”現象。雖然引發“耳蟲”現象的音樂因人而異,但顯然“耳蟲”更偏愛那些容易上口的作品。

    “耳蟲”(earworm)是從德文 Ohrwurm 直譯過來的。這個詞把爬進在腦中的音樂形象地比喻成一隻蟲。研究者Dr. Kella[微博]ris把“耳蟲”引起的這種感覺叫“認知瘙癢”,讓人忍不住想去撓(回想)它。

    其實就是某一段旋律在腦中久久盤旋的情況不是“神曲”的概念產生以後才發生的事,而是自古有之,要不古代怎麼有“繞樑三日”的說法,當然,也有科學家早就對這種情況進行過研究,“萬能”的科學家告訴我們:這是耳蟲現象!科學家發現,不一定是神曲,很多音樂都能夠形成這種效果。而幾乎所有的人都經歷過這種一段音樂在腦中不斷重複、怎麼也揮之不去的現象。

    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概念。至於騎馬舞為何這麼招人“模仿”,我們也完全可以套用人類對舞蹈的研究來說明。有研究表示,跳舞是男人向女人展示力量、健康的最真實途徑,說得直白一點,就是透過跳舞來“求偶”,很多原始部落的男性正是透過“跳舞”來“求偶”的。而如今在各版本的《江南style》中,帥哥猛男的模仿更容易紅,其實也說明了這一點——說到底,我們還是要用到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概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挑選新鮮的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