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83257322
-
2 # 江天廓
先要肯定,有積怨是好事。如果沒有不平之氣,要麼是神是菩薩容得天下難容之事,要麼是孱頭,聽天由命。套用臺灣作家的話說,不會宣洩憤怒的人是沒有希望的。恰恰正是教育生態下有這樣一大批人的存在,才有勃發的盎然生氣(機),他們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奮力拼搏,展現教師的新時代風采,這正是現代人傳統觀念的解構和利益意識的覺醒與抗爭,他們為職稱而拼搏,為他們的才情付出而無回報而憤世嫉俗憤然不平,為沒上上去而糾結,為之怨恨而宣洩,他們的反應,正是推動健全職稱評價制度改進完善或改革重構的力量之源,不好嗎?
任何一種制度都有先天不足,設計是理想的,但執行很骨感的,問題累積,必須去逐步解決。總不能讓有效的少許指標,去讓教師互掐互鬥,像獄中的飢餓鬼各自為戰,發生犬獒效應吧?
解構工資結構是個辦法,把績效工資、部分補貼與職稱脫鉤,單列開來,工同則酬同,能者多勞多得,部分補貼總體按人頭計算。教齡長的在教齡工資(現在的肯定不行,必須改革完善)裡去佔優勢。到了55歲以上快退休年紀而任職年限超過15年的,可以設立退出保護機制,騰出位置來,等等。但不過說回來,即使是改革了,也未必人人滿意沒有意見,因為現代人長於利益規劃,養家餬口,房貸,人總不能過一種超越物質基礎的精神生活吧?面面俱到沒有意見的改革肯定是不成功的,只要代表大多數就行。任何改革必然要牽涉到利益,從這個角度上講,職稱評價的崎嶇路上,有走馬觀花的洋洋喜氣,也有幽憂潛恨的怨氣。
最好,先回到現實,保護身心,我們的理想太乾貴了,為了保護它,得先把它養起來,讓自己做個臥底,不平宣洩之後,心平靜下來,做該做的事情。
幾年前一老師走後門評上高階了,現在50出頭,每週4節歷史課,拿著近萬的工資。那些二級的上著14節,卻拿著不到5000。關鍵是高階的命還很好,幾乎每個國家的假日,4節課往往還能停上兩節,然後這高階得了便宜還賣乖,居然在教師微信群裡發牢騷,我想上課,怎麼給搞成放假!說實話,這職稱制度是到了該改革的時候了。不改革的話,會傷害到教師的積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