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壺清茗品春秋

    在最早的時候,人們沒有“一日三餐”的概念,而是“飢則求食,飽則棄餘”。到了商代飲食時間固定,實行”二餐制”,第一頓飯叫朝食,又叫“饔”,大約就是上午十點左右;第二頓飯叫做餔食,又叫做“飧”,大約在下午四點左右。兩餐制中,早餐是最重要的,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都是現做的飯。而第二頓就要簡單一些,就是把早餐吃剩下的食物熱一下。

    至於“一日三餐”開始時間大約是在春秋戰國時代,隨著生產發展,糧食產量增加,莊子《逍遙遊》中有“適蒼茫者,三餐而反”,這時已經有三餐的記載。《戰國策 齊策》中“士三食不得饜”,說士人一天三頓飯都吃不飽。也可見當時普通人家是吃不上三頓飯的。實際上,從周朝開始一直是“兩餐制”與“三餐制”並行,甚至有“四餐制”,但是三餐也好,四餐也罷,都是貴族的特權,在《白虎通義 禮樂》中記載,天子四食;諸侯二三食;卿大夫二食。就“三餐制”的午餐來說,又叫“燕食”,就是“奉朝之餘膳”,也是吃早餐的剩飯,時間大約是中午十二點左右,與現代午餐時間大致相同。但即使吃剩飯,也只是天子,諸侯的權利,連級別低一點的官員都享受不到,更不要說普通人了。

    到了唐宋時期,社會生產比唐宋又有了較大發展,經濟繁榮,這時“三餐制”逐漸走進了普通群眾家裡,這時在詩文中中飯、中餐、午飯等詞語大量出現,“山僧相勸期中飯”“向野聊中飯”,但也有兩餐的“只把魚蝦充兩膳”,而一直到明清時期,一直是三餐制與兩餐制並行,午餐其實就是加餐,大都屬於富貴人家和體力勞動的人,因為體力勞動的人,消耗大,不過不加餐影響工作,直到民國,一日三餐的習慣,才固定了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導致土地資源減少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