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宋三皮081510

    個人認為,這主要於漢賦的起源有關,漢賦起源於荀子的《賦》,承屈原宋玉而來,受戰國時期鋪排恣肆之風的影響。加上漢朝前期至武帝,國家大統,國力日漸強盛,統治者需要歌功頌德,鋪陳寫物的手法能講這種統治者的需求表現的淋漓盡致,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和《上林賦》。

  • 2 # 梅鶴讀書

    要理解漢賦為什麼會有鋪陳寫物、以繁複為美的特點,就要理解什麼是賦,賦是怎麼發展的。

    1、何為賦?

    劉勰的《文心雕龍·詮賦》上說:“賦者,鋪也。鋪採摛文,體物寫志也。”可見,“賦”這種文體就是要鋪陳,要展開。“體物寫志”的意思是,鋪陳的時候要透過對物的觀察、描摹來表現我們自己的志。就是說,借這個物來寫我們的志,物是我們描寫的主題。

    2、賦的出現

    我們繼續看《文心雕龍》,上面說:“賦也者,受命於詩人,拓宇於楚辭者也。於是荀況《禮》、《智》,宋玉《風》、《釣》,爰錫名號,與詩畫境。”

    這裡的詩指的是《詩經》。《詩經》有六義:風、雅、頌、賦、比、興,其中賦、比、興是三中表現手法。由外物引起聯想,是興,例如《關雎》;把心中的情感找外物作比喻,是比,例如《碩鼠》;不借助於外物,直接去寫就帶著感情,是賦,例如《將仲子》。所以說賦“受命於詩人”。

    “拓宇於楚辭”確是說楚辭的出現使賦這種表現手法得以發展,從而產生了長篇的賦,那麼這個時候,賦就不再是《詩經》六義中的一種表現手法,而是真正的獨立成為一種文體。於是後來出現了荀子的《禮賦》《智賦》和宋玉的《風賦》《釣賦》。這類作品雖然名字叫做“賦”,但這種“賦”與《詩經》六義中的“賦”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可以說此賦非彼賦也!

    3、賦的發展

    西漢中期是漢朝最鼎盛的時期,這時的漢朝也是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在讀書人看來,這當然是值得歌頌的盛世。同時,漢武帝也籠絡了一幫文人在身邊,提倡辭賦,從而產生了大量的辭賦作品。這也在客觀上造成了西漢大賦氣勢恢宏、辭藻華麗、鋪張揚厲的風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歷不高的女生適合學什麼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