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懶人賺錢技能
-
2 # sevenovo
教育行業想要運營要做到獲客,留存還有轉化真的很重要,特別是一些剛剛開張的教育機構,在有好的團隊的同時,也能用裡德助手輔助一下。
-
3 # 使用者111423388777
K12教育行業使用者的趨利性、以及對於體驗感的重視程度都比傳統教育行業要強。這就決定了該行業在對運營方面與研發端、教學端、產品端的配合度的要求會比傳統教育行業要高。那麼,如何搭建一個滿足要求的K12教育行業運營模型,更好地實現使用者獲取、留存和轉化呢?以下,小編將詳細講述。
K12教育目前劃分出了搜題答疑、題庫、工具、輔導等不同賽道。無論是“教育+網際網路”還是“網際網路+教育”,相比傳統的教育培訓行業變得更加開放、透明,使用者行為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任何型別的產品運營,需要首先從瞭解他的使用者開始。
一、K12教育行業使用者特點
付費動機主要受利益驅動,相對於興趣對結果的驅動,使用者驅利性更強。
學生端和家長端的產品,服務不可分割。
注重體驗,而且是決策前必備環節。
排他因素難改變。
教育行業使用者的這些特點決定了教育行業在運營和轉化上更注重精細化,同時對研發,教學,產品和運營的配合度要求更高。
二、如何搭建K12教育行業運營模型?
K12教育行業賽道產品不同,都要求精細化運營達到成本收益最大化,但使用者的關鍵行為和運營的模型確是不同的。
建立運營模型,需要根據產品確定使用者的關鍵行為(或者說轉化的關鍵節點)。
以下僅提供思路,不代表實際模型。
以K12搜題 – 答疑類產品為例,運營模型大概如下:
以拍照搜題為切入點,吸引使用者使用(使用者使用場景)。
拍照搜題,檢視答案(透過技術,產品體驗解決使用者問題)。
透過題目知識點總結和解讀,同類題目測試等讓使用者繼續留下來(引導使用者留下來)。
線上答疑或者小影片學習等方式刺激新需求(一對一輔導或者知識點專題學習,提高消費頻次)。
重點/難點/常見考點的場景引導,搜尋,直播等引導長期直播課轉化(使用者的轉化)。
提升直播產品競爭力,使用者體驗提高留存和續費(產品核心競爭力)。
學生端,家長端的服務(產品口碑傳播,持續增長)。
網校輔導類產品為例,運營模型大概如下:
家長髮現孩子某一學科的成績較差,希望集中就某一學科進行系統輔導。(使用者需求場景)
家長開始瞭解培訓學校、班型、輔導方式、上課時間、服務等。(不同渠道的運營,提升使用者對產品的認知)
家長與孩子進行試聽和體驗,家長決定是否為孩子報名。(提高使用者轉化)
學生端,家長端的服務。(促使口碑傳播)
運營模型初步搭建後,就需要從各個環節(產品,渠道,運營,銷售等)就整體思路達成共識,然後去驗證這個模型,不斷最佳化,驅動產品和使用者的持續增長。
將這個體系層層拆解,就需要用到AARRR模型。
三、使用者獲取和曝光
流量就是生源,就是轉化的核心,使用者的獲取和曝光是教育培訓行業運營的必修課。
1. 常用使用者獲取渠道
線下渠道:學校,教學點,地推……
裂變=載體+工具+創意+價值+技術+運營
創意:玩法,趣味,噱頭,在實際操作中很難透過一種玩法成功,通常是玩法的組合,如春節期間的集卡+紅包,趣味與利益結合應用。
價值:裂變的核心,基於能夠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痛點。
技術:使用者體驗的支撐者。
運營:裂變的本質是一個活動的策劃和實施。透過目標的明確、任務的拆解、流程的設計、執行的細化、反饋的跟進、資料的分析和結果的總結來完成。
3. 關於使用者獲取的常見誤區
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大家都知道從哪些渠道入手,但往往結果不如預期。這主要是在使用者獲取的問題上大家需要避開一些誤區:
部門的邊界或者KPI的設定會導致使用者獲取鏈條的斷裂。尤其是在渠道推廣的時候,需要有一個主控人對該渠道整個鏈條與產品進行互動體驗,對使用者進來後的引導策略和機制、資料埋點和分析統一協調,事先做好協調和佈局。
定義各個部門在這個階段的關鍵指標:比如,渠道運營需要關注新增使用者數、單個獲取成本、新使用者留存率,產品部門需要關注的註冊轉化率、功能留存率等。
自己曾經親身經歷過一個專案,在早期匯入大量使用者的時候,因為沒有對渠道使用者進行區分,導致後期很多使用者的流失。
所以,在新使用者引入期對資料的關注和分析是後期使用者分層和促活的關鍵基礎。
聚焦找到自己的增長工具——增長工具是能夠幫助高效獲取使用者的手段。
比如:搜題答疑產品的增長工具就是智慧搜題,輔導類網校的增長工具就是試聽和直播課。
舉個例子:
這就是典型的使用者獲取路徑的斷裂,效果可想而知——第一次的體驗已經產生了不好的印象,也失去了繼續操作的動力。
四、使用者的轉化和服務
1、使用者轉化
這裡的轉化主要指:變現——讓使用者在更短的時間完成首次轉化,提升客單價和消費頻次。
K12教育行業的使用者轉化自然避不開以下幾個關鍵點:
提供的使用者價值
使用者能夠快速獲取到產品的價值最好不過,但是一般情況下產品很難一招擊中使用者需求和痛點。尤其很多產品初期走得都是曲線救國、先有網羅住使用者的功能,才會有轉化變現。
比如:搜題、題庫、答疑類產品皆是如此。
這時候就需要從產品端考慮:
如何將搜題與付費答疑、輔導緊密銜接起來?
當運營人員發現使用者在搜題後與答疑、輔導結合的場景時,如何介入能夠提高使用者體驗和購買的轉化率?
使用者快速行動的抓手
快速促使使用者行動需要一個轉化的抓手,這個抓手可能是產品本身的內部轉化因子,也可能是外部介入的轉化因子。
比如:在使用者搜題完成之後,推薦相關知識點的專題課。
使用者選擇購買體驗或者使用者在搜題後,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又基於求解,所以選擇線上答疑,這些就是內部轉化因子。
如果使用者在搜題後沒有購買,運營人員發現使用者最近幾次都有相關知識點的搜尋,於是向該使用者發放了優惠券,使用者選擇使用優惠券進行初次購買,這就是外部介入轉化。
使用者轉化的流程路徑是否便捷
使用者的轉化流程和路徑是否清晰便捷,關係到使用者能否順利完成轉化。
比如:是否有相關課程的購買入口?承接入口是否對使用者常見疑問有清晰的公示?支付是否順暢?等等。
2. 使用者服務
K12教育行業的使用者服務是一個比較繁重的版塊,同時是學校/機構,老師面向學生,家長的多方服務。所以,達成服務的滿意更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部門和環節銜接不好就會造成使用者的流失。
服務過程和結果的輸出,是使用者建立信任感,歸屬感和口碑建立的基石,也是教育行業的命脈。
使用者價值和服務:使用者價值和服務主要由講師、助教、班主任等組成,教學成果的輸出是教育行業對產品價值的最大需求。
服務過程和結果:在K12教育行業好的老師,工具並不一定帶來預期的好結果。因為預期的是家長,真正學習的是學生,而且與家長和學生的配合緊密相關。這時候服務的過程就可能是結果的體現,比如:線上線下對學生的特殊關注和個性指導,與家長的充分溝通和反饋。
五、傳播和推薦
K12教育行業的使用者傳播和推薦在使用者使用初期更具嚴謹性,不過一旦形成信任感圈層使用者就很容易形成大面積的口碑。
所以,使用者的傳播主要從產品端使用者的傳播機制,推薦鏈條,以及忠實使用者的
運營維護出發考慮。
回覆列表
你說的教育行業是指的公立學校還是私人學校?
或者是知道成人教育學校。還是技能教育學校。
比如普通的職業教育以及線上成人教育培訓的機構。現在像一線城市都已經禁止了張貼小廣告以及髒亂差的現象。
對這一現狀,很多都已經轉型,都是透過網際網路,因為現在手機非常普及,工人一級學生都能透過手機或者電腦觀看資訊,嗯,透過搜尋引擎搜尋自己想要學習的東西,都可以線上學習了。
如果你是職業教育的培訓機構學校的話,那最好的方式也是透過網際網路資訊大資料。建立自品牌,透過佈局多的關鍵詞進行人群需求定位。關鍵詞的精準就代表你的客戶精準,這樣你就會遠遠不斷的有客戶,但是這個嗯效果是要透過一段時間才能表現出來。
如果你需要本地的粉絲,本地的學生的話,那就是做本地的平臺機構。比如群或者是.....也就是說本地精準粉絲。如何讓別人看到你的資訊會停留下來,那就用你的引流文案以及你提供的價值。如何讓客戶留存,那就要看你的實力,以及你的套路,嗯,這裡的套路並不是說玩心眼,而是實實在在的讓別人感受到,嗯,能學到知識,而且學到知識能夠實操運用。從而你就可以實現朋友轉介紹的形式,進行客戶流程以及客戶越來越多。
那如何讓客戶進行轉化變現?那這裡就是你提供的價值,你要明白客戶在意的是價值而不是價格。並且在轉換的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教育。人都是需要進行教育的。因為他們的思維不可能像您的思維那麼敏捷。只有進行不斷的教育,才能讓他們轉變思維。自然後續,你的變現,可能機率就非常大了。
覺得這個問題回答的,可以的話。給個評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