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自在即歸處

    大約2500年前,固體還原法鍊鐵傳入中國,由於中國缺乏鐵礦石,這個方法推廣得很慢,大約西漢末期,華人開始使用煉生鐵的方法,使鐵產量大幅度增加,取代了青銅,正式進入鐵器時代。

    煉生鐵的方法簡單易行,成本很低,鐵礦石的利用率也很高,缺點也很明顯,質量低劣。

    久而久之,固體鍊鐵法在中國基本失傳,華人要想鍊鋼,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生鐵反覆加熱鍛打,這個方法可以除去生鐵中的碳、硫、磷等雜質,得到含碳量比較低的鋼,如果繼續鍛打下去,還可以得到一塊熟鐵。

    這種方法費工費時,成本很高,所以鋼在古代是一種很稀少、昂貴的東西,很不普及。

    水滸裡,生鐵5文錢一斤,鋼115文一斤,價格相差23倍。

    北齊開始,有了一種宿鐵刀,就有人考證這是中國古人發明了灌鋼法,用鐵礦石粉投入燒融的生鐵水裡,可以脫去碳,得到鋼。完全扯淡扯到沒邊了。

    這種宿鐵法其實和百鍊鋼工藝相似,都是把生鐵燒到接近融化,用鍛打的方法去除雜質,千錘百煉,爛鐵打成鋼,好鋼是打出來的,都是這個意思。

    後來還有蘇鋼法,都是一個道理,鍛打,只有鍛打,才能得到鋼或熟鐵。

    天工開物裡記載了一種生熟煉,是把生鐵水流出鍊鐵爐後,用柳木棍攪拌幾下,號稱得到了熟鐵。

    很顯然,這種方法根本不可能得到熟鐵,問題出在哪裡呢?

    出在古近名字含義的變化,古代的熟鐵其實還是生鐵,只不過經過簡單熱處理,具有一定的可鍛性,大致相當於現在的白口鑄鐵。

    和灰口鑄鐵不同,它的效能好一些,古人就把它稱為熟鐵。

    而現在人稱的熟鐵,在古代成為:“柔鐵”或“精鐵”。

    至此,問題就很明白了,古代的生熟煉,練出來的還是生鐵,根本不可能得到一塊真正的熟鐵,也不可能得到鋼。

    所以,炒鋼法在中國古代根本就不曾存在過!

    中國古代的鍊鐵方法就是:鐵礦石--生鐵或熟鐵(可鍛鑄鐵)--鍛打得到鋼--再鍛打得到真正的熟鐵(古人稱之為“柔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劍撥弩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