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3
回覆列表
  • 1 # 毛毛雨露露

    性格內向的人,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啊,有些事兒總喜歡悶在肚子裡,為了一圈點兒小事兒啊,常常糾結心裡啊,如果外面的壓力大的話,更加有點兒不知所措,表現在沒有辦法,沒有主見啊!!所以說內向的人,得開心點兒,這樣才能夠心情好好,吃飯香啊,精神好好啦!

  • 2 # 菱形心臟

    首先需要說一點,這句話完全是一種錯誤的邏輯。一個人的精神損耗是否嚴重,主要在於這個人面對問題的一種態度,而性格開朗或者內向只是人在交際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內斂狀態。

    那麼,什麼樣才算是精神損耗嚴重呢?

    簡單來講,就是一個人面對某個問題時,付出精力之後沒有收穫想要的結果,因此產生難以忍受的負面情緒。其中包括失落、難過、傷心、自暴自棄等等。人在面對負面情緒時,如果缺乏正確處理方式,就會需要更多的精力去承受這些負面情緒。因此,人會感覺身心俱疲,極度鬱悶,嚴重者會導致心理疾病。

    明白了這個問題後,也就能知道,如果人無法承受不如意的結果,就會損耗太多精力。擁有“玻璃心”特性的人,就是其中之一。因為不能接受不如意的事情,就會用極端的方式去面對和解決。

    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接受不如意的結果呢?答案是:樂觀的人。

    擁有樂觀心態的人,在付出代價後得到不如意的結果時,會用獨特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問題,用合理的思維去化解,為自己減輕精神壓力的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遇到同樣的問題時,能夠學會吃一塹,長一智。

    如果是悲觀的人,付出代價後得不到如意的結果,就會失望、畏懼、逃避。承受這種精神壓力的時候,會感覺到吃不消,然後自暴自棄,以後面對同樣的問題時會膽怯懦弱。可越是這樣,越容易遭受失敗,越需要承擔更大的壓力。這是一個惡性迴圈。

    樂觀並不屬於性格開朗的人,悲觀也不屬於性格內向的人。關鍵在於,人如何去看待問題。但是,內向的性格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心態。因為人天生擁有主動跟他人交流的慾望,但因為從小生活環境的影響,壓抑了這種本性。壓抑本性的同時,可能會導致人擁有一顆敏感且脆弱的心,經受不住失敗的打擊。不過,這可以通過後天的獲取知識和反思自我中一點點改善。

  • 3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4 # 生活情感日記

    什麼是精神內耗?

    你會有這樣的感覺嗎:

    並沒有做很多事,可就是感覺身心疲憊?

    事情剛開展不久,就覺得累,堅持不下去了?

    每天腦子裡裝著好多事,卻根本捋不清頭緒?

    覺得有很多事應該做,卻感覺沒精神、沒力氣、行動不起來?

    ……

    凡此種種,都是精神內耗的表現!

    每個人都像是一塊電池,能量在某一時間段內是有限的。

    為什麼說內向的人內耗嚴重是自我與環境的衝突呢?

    雖說內向和外向本質上沒有好壞之分,各有各的特點,但現實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告訴我們“社會發展更需要外向的人,內向的人沒有出路”。所以,身為內向的人會被當成另類,被貼上各種標籤——自卑,懦弱,老好人,沒主見,不合群等等。如果只是別人給內向者貼標籤也就這樣,誰沒給人貼過標籤呢?問題就出在,內向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太容易把這些標籤內化(內向擅長把精力投注到自己身上)。所以一個內向的人極容易真的變成別人說的那樣“自卑、懦弱、老好人......”。

    無論是內向,還是外向,人的精神消耗都是嚴重的。

    1、內向的人為什麼精神消耗嚴重?

    因為內向的人經常有一些與自己過不去的事情,不斷地糾結,造成內在的消耗,導致精神不足。比如說,朋友摔了一跤,內向人可能就在考慮,到底是去扶還是不扶,是等其他人扶還是等朋友自己站起來。內在精神就在自己與自己的糾結中消耗。

    內向的人精神世界沉浸於自己的世界當中會多一些,雖然與人不說話,但自己很多事情要去思考,要去琢磨,尤其是不借助任何外在的手段,只是憑大腦思考的人,消耗的精神越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大腦所消耗的能量是其他身體部位所消耗能量更多、更大,有人說大腦工作起來就相當於一個20W的燈泡,這種功率消耗是非常大的。

    也就是說,內向的人一方面在內心糾結上消耗能量,另一方面就是大腦自我思考上面也消耗能量,這樣下來精神的消耗就比較嚴重了。

  • 5 # 鍇哥的世界

    我們對性格的劃分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外向性格,另一種是內向性格。

    很多時候,我們對這兩類性格存在一定的偏見,很多人都喜歡外向的性格,即便是內向性格的人,也有很多羨慕那些外向性格的人。

    對於“內向”,我們有著負面的看法,認為是不好,卻往往認為“外向”是好的。

    然而,也正因為內心活動過於豐富,腦袋裡想法太多,每天都在心裡跟自己辯論打架,心裡裝滿了情緒和想法,而過於沉重的情緒和想法是會不斷消耗身體和大腦的能量的。往往處於這種狀態下的時候,是最累的。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耗”。

    簡單來說就是,他們的能量被內心消耗了。內耗往往是最累的,比之個人身體上的累更甚,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說“心累大於身累”的原因。

    內耗的產生通常來自於內心過於豐富的活動,想法太多,而實際行動卻太少。

    其實,很多時候,當內心想法有很多時,直接找一個可以傾訴的人進行傾訴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相信很多內向的人,包括我本人(自認為偏內向型),都是不願意過於主動傾訴自己的想法的,原因可能是怕別人笑話,又或者是覺得說出來沒什麼必要,又或者找不到完全信任的人。

    所以,除了向他人傾訴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另外一些方法去避免產生精神內耗。

    1.用文字記錄下自己內心的想法,通過寫作的方式去傾訴出來。

    2.果斷決策:比如為了買一件東西,一直猶猶豫豫難以決定,倒不如咬咬牙付錢買了,不要給自己太多的選擇,要麼是,要麼否,並且要最快時間內做出選擇。當選擇了之後,無論對與錯,都不要後悔,因為相比後悔,因為這件事讓自己心累更加不值得。

    3.旅行:有的人說“旅行就是從一個自己待厭倦的地方去到另一個別人待厭倦的地方”,對於這句話並不是很贊同,我覺得,旅行最大的意義在於在旅行中發現事事未必如你意,人人未必如你想,於是,開始放下執著,心境變得豁達。對於內向的來說,旅行是一個很好的釋放自我的方式。

    4.運動:身體其實跟充電寶差不多,需要為手機充電時,充電寶的電量會消耗,慢慢減少;當為充電寶充電時,電量會不斷積蓄,直至“飽滿”。個人的能量同樣如此,當工作時,和需要決策時,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當然,這些能量是可以恢復過來的,比如通過睡覺、運動的方式都可以恢復自身的能量。

  • 6 # 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

    內向的人,大多數精神內耗嚴重,但也有少數內向者心態平和,生活自如。長期精神內耗,不僅影響工作學習效能,也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心理疾病、精神疾患也以性格內向者居多,外向積極樂觀的人很少出現心理問題,腳大臉厚不怕醜的人往往活得更加滋潤。

    01.生存與發展競爭,增加內向者心理消耗

    這是因為內向型性格與人的生存發展需求是背道而馳的。一個人為了獲得更多更好的生存資料,就必須主動出擊,與各方面的人、事、物打交道 ,整合零散的社會資源,加以充分利用,以求得更好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內向即意味著向外拓展資源的通道不暢,能力受限,直接壓縮了生存的心理空間,當然引起嚴重的持續的焦慮和緊張,這是動物的天性決定的,神經經常崩得緊緊的,這就需要大量消耗心理能量。這是嚴重內耗的原因之一。

    02. 選擇與取捨不當,增加內向者焦慮水平

    內向的人最典型的特徵是心理糾結太多。一方面想得到更多,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想去追求漂亮的女友,又還害怕被對方拒絕,既想實現更多的成就,又不想辛苦付出,既想獲取利益,又不想承擔風險。

    這種左右搖擺不定的心態,往往導致更多的機會,當看到心儀的物件,被不如自己的人追走,能力被自己差的人,勇於自薦混得風生水起,自己心裡又生出一百個不服氣。實不知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就在這裡。

    所以,很多內向的人長期生活在自我內耗的狀態之中,不敢與別人爭,總是跟自己鬥。

    3.不良成長環境,強化神經型別的劣勢

    性格內向,與先天神經型別的遺傳和後天的成長環境有關。神經型別影響著了一個人思維的靈活性、方向性,影響著一個情緒反應的強弱和指向,影響著平衡心理活動的能力。

    不良的成長環境往往強化了神經型別的劣勢,使得敏感的人更加敏感,內向的人更加內向,而良好的成長環境往往能夠強化神經型別的優勢,弱化神經型別的劣勢。

    內向、敏感、退縮的性格傾向,在社會競爭中顯然處於不利的生存地位,這就進一步加劇了內向者更多的生存焦慮,增加了精神內耗。

    04.成為更好的自己,更好地成為自己

    內向型性格有劣勢的一面,也有其優勢的一面,比如執著,沉穩 ,做事細緻。有的人雖然內向,但並不表現出明顯的焦慮和緊張,精神內耗也很少,生活得也很滋潤。

    與嚴重內耗者的區別在於,他們良好的覺察能力,知道揚長避短,將長板發展得更長,用優勢彌補了劣勢,善於平衡自己的心理世界,能得到的就爭取,得不到的不羨慕。

    比如讀書選擇合適自己的專業,就業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社交選擇適合自己的圈子,適度控制自己的慾望,調整自己的認知,與自己的能力、個性特質、目標設定相匹配,所以內向的他們同樣生活得遊刃有餘。

    內耗嚴重的人,敗在了生存策略上,敗在了用自己的劣勢去對比別人的優勢,生存焦慮水平自然居高不下。

    答主小結:

    假如你天生就是一隻內向的醜小鴨,最好不要做白天鵝的夢。你可以去用心做好一隻精緻的醜小鴨,遠比成為一隻受傷的白天鵝,更加精彩。

    活著的使命,不是為著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成為自己。內向者的人生同樣可以綻放精彩,加油 !

  • 7 # 裡外雅堂

    在群體心理學中,人們把團體或單位內部因不協調或出現矛盾而造成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資源的浪費、無謂消耗以及由此產生的負面效應,成為內耗效應。

    精神內耗有什麼表現

    比如說,你遇到一個事情,還沒開始做,就想這想那、前怕狼後怕虎、整天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把本應該放在準備的時間浪費在緊張焦慮的空想中。簡單一點的說,就是“想太多了”。

    一個人是否會精神內耗很嚴重,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自我判斷:

    1.每次社交活動過後,或者事情完成後,總是會反覆思考自己是不是有哪裡做不好,別人會怎麼看自己,會不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印象等等之類的問題。

    2.總是將需要完成的事情或任務一拖再拖,並在拖延中不斷的自責,未完成的事情常常會浮現在自己腦海裡,一邊做著手上的事,一邊想著未完成的事,心理負擔很沉重,時間長了,還經常自我否定。

    3.優柔寡斷。決策力很弱,做事時常常猶豫不決,甚至在下過決定之後,還會不斷的去思考自己的決策是否正確,有沒有什麼需要修改的,有時候一個決定要反反覆覆好幾次。

    4.希望自己變得很優秀,但總是思想很活躍,身體卻紋絲不動。更多的時候只是默默的在和自己較勁。這是一種最典型的內耗狀態,執行力不足,但思想活躍。

    5.無論在哪個方面,都喜歡和別人比較、競爭。看到別人比自己強時,或看到別人某方面比自己好時,內心就會產生強烈的不適感、失落感和嫉妒。

    6.總是患得患失,安全感嚴重缺失。走到哪,做什麼,都覺得不夠放心,好像總是缺點什麼,需要很多東西或某種東西來填滿內心,才覺得安心。

    總結起來就是:心太大、想太多,行動無力導致現實不給力。

    什麼樣的人容易嚴重精神內耗

    坦白的說,每個人都會精神內耗,不過是個多少的問題。那麼,為什麼有的人會精神內耗比較嚴重呢?

    1.自卑。一個人極度自卑的人,在做一件事之前,內心就已經開始波濤洶湧,各種想法蜂擁而至,擔心自己這個做不好,擔心那邊別人有看法,擔心做完之後會造成不良影響等等。因為缺乏自信心,很容易假想許多可能不存在的不利現象,這些想法的背後,是缺乏鼓勵和自我認同。因而,在每次做事情之前,思想鬥爭激烈,儘管他不一定會表現出來。

    2.嫉妒心重。一個人會嫉妒是一種正常現象,我們身邊最典型的嫉妒表現就是“吃醋”,而且越容易吃醋的人,內心活動越豐富,情緒起伏也越大,這其實就是一種嚴重的精神內耗。除卻吃醋,還有其他許多種表現,比如塑料友情或塑料親情。當看到別人某方面比自己好,內心極度不平衡,於是總要從對方的身邊挖出點什麼黑料來平衡自己的內心,這一過程,其實就是一種精神內耗。

    3.嚴重的安全感缺失。對於缺乏安全感的人而言,不管什麼事,什麼地方,都能讓他在內心思慮許久,有的時候瞻前顧後,有的時候反覆質疑,這種思維模式導致了嚴重的精神內耗,因為於他而言,哪裡都不夠安全,終日惶惶不安。

    4.神經症。比如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等等。神經症患者由於大腦發生器質性病變,神經遞質發生變化,思維和情緒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以焦慮症為例,焦慮症一個典型的臨床表現就是總是莫名的擔心自己或親友的人身安全,而且這種擔心與現實情況極不相符,嚴重的時候還可能產生心悸、呼吸急促等軀體症狀,這正是由於嚴重的內耗導致身體吃不消,大腦繼而發出指令讓身體呈現出症狀,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少精神內耗。同樣的,對於強迫症患者而言,他的思維模式基本上是“明知道這樣想不應該,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要這樣想”,屬於一種內鬥型思維,一邊在犯錯,一邊在糾錯,內耗很嚴重。而抑鬱症,基本上都處於自我否定和自我貶低的精神內耗之中,嚴重的會產生幻聽、幻視等精神病性特徵。

    5.拖延症嚴重。拖延症準確的來說是一種狀態,不是一個病。每個人或多或少有點拖延症,這對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如果拖延症嚴重,就可能形成前面提及的“一邊將本該完成的事不斷拖延,一邊在不斷拖延中自責”的惡性迴圈精神內耗,長期以往,容易自我否定,情緒低落。

    6.要求太高。這可能是一種過度追求完美的人,比如音樂家肖邦,譜寫一首曲子要花一個星期,而且經常是寫了撕掉,寫了再撕掉,無論怎麼樣,都覺得不夠完美。由於過度的追求完美,導致嚴重的精神內耗,最後患上了抑鬱症。另一種要求太高,則是屬於人性的陰暗面,即貪慾,由於太貪心,什麼都想好,或什麼都想要最好的,也會導致一種精神內耗,整天處心積慮的想著要怎麼得到好東西,這種精神內耗最終可能讓一個人走上不歸路。

    7.人格障礙、精神分裂。有些人格障礙其實精神內耗也挺嚴重的。例如邊緣型人格障礙,由於長期處於一種想得到愛,又害怕失去的狀態中,邊緣型人格障礙經常會出現態度180度秒轉換的情況,其實,這就是一種精神內耗的表現,情緒極度不穩定。再例如偏執型人格障礙,多疑、自卑、變態嫉妒是偏執型人格障礙的經典表現,因為多疑,偏執型人格障礙一直處在一種疑神疑鬼的狀態,不斷消耗自己的精神。除此之外,強迫型人格障礙、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症等等內耗也很嚴重。

    內向和外向,誰的精神內耗更嚴重

    是否內向的人就一定精神內耗很嚴重,而外向的人就不會呢?其實,這個還真不一定。

    首先,極端內向和極端外向的人很少,大部分的人或者偏內向,或者偏外向,或者居於兩者之間。因此,不能就此論斷怎麼樣的性格好與不好。社會上對內向的誤解太多,由此衍生出各種對內向性格的黑一點也不奇怪,畢竟外向的人從眾,比較容易被人接受,而內向的人比較有主見,堅持自己,相對不討喜,這也是為什麼偉人當中,以內向者居多。比如,牛頓、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馬克思以及中國歷史上那些傑出的領袖等等。

    1.內向的精神內耗

    內向的人雖然不會輕易開啟自己的心扉,但由於關注自己更多一些,更多的傾注和沉浸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中,雖然社交較少,但由於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去琢磨、思考,大腦能量比一般人消耗更多,因而產生一定的精神內耗。

    2.外向的精神內耗

    但是為什麼又說外向的人精神內耗也有很嚴重的時候呢。這是因為外向的人需要不斷的向外輸出他的想法,以獲得社會的認可,把自己的精力投注在與他人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本就存在著一定的精神內耗,再加上有時候可能要運用到肢體語言,消耗就更多了。

    由此看來,內向和外向並不是衡量一個人精神內耗是否嚴重的標準。自卑、安全感、嫉妒心、私慾等各方面的嚴重程度和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才是衡量這個人精神內耗是否嚴重的指標。如果一定要內向外向來區分精神內耗的話,其實,本質上來說,外向的人精神內耗更大。

  • 8 # 人與人心理研究所

    內耗的很大原因來自於你內心的要強,想要變得優秀。你想要的優秀很多。我大致給你列舉下,會有這些:

    你想要好的成績。雖然你想要的不是大富大貴,但是你總容易對自己外在不滿意,希望自己做事情做的更好,有更多的成績,有好的品味、長相、知識……

    你總是對自己的習慣不滿意,想要好的習慣。希望自己能夠堅持健身、節食、規律睡眠、做事有始有終、有執行力、有時間規劃……

    你總是對自己的性格不滿意,想要很多好的人格特質:希望自己是個勇敢、堅強、樂觀、勤勞、充實、果斷……的人。

    有時候你會在看到別人的時候,默默羨慕,尋思著我也想有這些。有時候你會在看到自己不夠好的時候,感到絲絲心涼,想努力改變自己。更多的時候,你都在跟自己默默較勁:我要變得優秀起來。

    你越是討厭糟糕的自己,你就越需要花精力來排斥自己,你就越來越累。做起事來就越來越力不從心,就會做的更差。然後更排斥自己,進入死迴圈。

    拼命排斥,卻擺脫不了。你體內就有兩股真氣在抵抗:一個說:我就是發生了。一個說:不許發生啊。世界上最艱難的戰鬥也莫過如此。

    這就是內耗。內耗讓你精疲力竭,讓你的生活越來越不快樂。

    人最大的內耗就是對自己的排斥。差勁讓人痛苦,比起差勁更讓人痛苦的是對自己差勁的排斥。

  • 9 # 阿順D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幾個名詞——“人”、“內向者”、“外向者”。

    什麼是“人”呢?馬克斯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是社會交往的產物。”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只要是個人,不管他多大年齡、處在社會哪一個階級、身體是否健康,他都離不開與人的交往。就算他本人喜歡安靜、不想不願與人交往,他也不得不去跟人交往,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什麼是“內向者”“外向者”呢?內向並不是指靦腆、害羞、自卑、敏感,外向也並不是指活潑、開朗。內向和外向者的本質區別在於他們獲取能量的方式不同,內向者從內在、自身獲取能量,外向者從外部世界獲取能量。比如說我,即使和最好的朋友一起聚會,時間一長,嘈雜的環境就會讓我感到非常疲憊,感覺自己的能量快要耗盡了。這時候我就要回家,通過安安靜靜地看個劇或者看會兒書來恢復精力。但是對於我外向的朋友來說,周圍的人越多,聚會上玩得越開心,他們越興奮,聚會上他們的能量好像用不完一樣,這場完了之後,還有下半場。

    內向者精神內耗很嚴重,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第一,內向的人很少會自來熟,看上去比較老實木訥;而外向的人大都自來熟,看上去比較活潑開朗。

    內向的人將注意力放在自身上,對外部世界沒有多大的興趣,所以看上去比較老實木訥。面對沒什麼交情的人,內向者不知道要說什麼,比較拘謹,但外向者可以輕鬆自如的應對,做到侃侃而談。與人交往時,不會溜鬚拍馬,不會撿別人愛聽的話說,不會討好別人;工作中,不懂得討領導的歡心,只知道埋頭苦幹。

    而人際交往中,會說話、會討好別人、性格活潑開朗的人更能抓住機會,更能將自己的優勢和才能展現出來。木訥老實的人更容易受到欺負。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外向的人能將自己的情緒和訴求表達出來,當面對不公時能夠據理力爭,自然而然會受到重視,自己的情緒和訴求都能滿足。而內向的人說話時考慮再三,會考慮自己說的話合不合適,大家喜不喜歡聽,想得特別多,說得比較少。在群體中,很容易受到忽視。

    第三,內向的人大都心思細膩、敏感、感受能力比較強,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無法自拔;而外向的人很快就能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鈍感力比較強。

    內向的人能量來自於自己的內心世界,心思敏感細膩,感受能力強,一件特別特別小的事情,都會在自己的內心反覆發酵,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無法自拔。當有負面情緒時,不能及時消化,負面情緒也會越來越多,精神內耗比較嚴重。

    而外向的人,心思不敏感,小事不放在心上。即使出現負面情緒時,也能很快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讓自己被負面情緒所左右,鈍感力比較強。

    而在這個世界上內向者僅佔25%,絕大多數都是外向的人,這就註定了這個世界在基本上是由外向者主導的,內向者在與人交往中要跟著外向者,不被理解,所以內向者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挫敗感,產生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等情緒,感到自卑迷茫,找不到自己的出路,精神內耗很嚴重。

    但對於一個成熟的內向者來說,他對於自己的個性和所處的社會環境有一個正確的定位,他知道如何在保持自己特性的基礎上,與周圍的世界交往,既能將自己個性中的優勢發揮地淋漓盡致,又能在社會交往中很好生活,所以不存在精神內耗嚴重的問題。

    就像我小時候,家裡人經常對我說的話是,“你要活潑開朗一點,要不然將來到了社會上吃不開。會處處碰壁。”但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要改變自己的性格很難,全面否定自己帶著面具生活更難。這就導致我很長一段時間覺得自己不行,很自卑,對進入職場走上社會特別恐懼,對自己沒自信。真正走上社會才發現,決定成功的因素太多了,每一種性格都有優勢和缺陷,沒必要自己嚇自己,想要活得自在、舒展,首先要接納自己。

    第二,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決策能力、鈍感力,以適應外在世界。內向者要想適應外在世界,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當有想法有情緒時要說出來,不能憋著,這樣才能收到別人的重視。其次要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要有主見,要有思考能力,這樣才不會隨波追流,人云亦云,做出不適合自己的決定。最後,要提高自己的鈍感力,不能為了一丁點兒小事就想不開,要及時從負面情緒中抽離出來,不能玻璃心。

    第三,找到自己的性格優勢,擁有核心競爭力,在外在世界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其實內向者和外向者相比,內向者更喜歡深度、創意,專注力強、有韌勁,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些特性如果發揮好,都能讓自己在外在世界有一席之地。

    第四,學會對他人感興趣和合作。內向者大都喜歡自己做事、特立獨行,但人際交往中,想要與他人建立連線,就要學會對他人感興趣,學會合作。這樣才能踏著自己的節奏,翩翩起舞。

  • 10 # 路兮漫讀

    內向的人的精神特點

    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曾在《魯豫有約》中說:“這是一個外向的人掌控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裡,內向的人,是很吃虧的。”

    這句話從一個側面說明外向的人更有精力,精力充足的人,往往能在社會上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有哪些典型的內向型人物呢?沙僧、林黛玉等等。

    相對於外向型的人,內向的人在精神上有什麼特點呢?

    精神負擔重;

    精神很難得到緩解;

    林妹妹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體弱多病,經常吐血,跟情緒方面就有很大的關係,精力都被消耗完了,哪還有精力去養身體。精神如何被消耗

    打個比方大家就知道了。

    如果把人比作一部手機,那麼精力就是手機的電量,每個人在經過一晚上的睡眠之後,在起床時都是精力充沛,好比電量是滿格的。

    然後在一天的學習或者工作之後,精力不斷被消耗,到了下午就會覺得疲倦,到了晚上就需要再次通過睡覺來補充精力,為第二天的學習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就是在“電量消耗”這一環節有很大的不同。

    外向的人沒那麼多愁善感,相當於只裝了一兩個軟體,消耗不是很大,而且,他們會勇敢地去跟別人借充電寶,來給自己充電,即尋求他人幫助,以獲得鼓勵或者緩解情緒。

    內向的人則會想得比較多比較雜,相當於裝了幾十個軟體,每個軟體都開著,消耗很大,他們又不太願意去麻煩別人,尋求他人幫忙,情緒得不到及時的緩解,就會越來越累。每天都重複這樣的過程,大腦產生了這樣的思維潛意識,形成了消極的習慣,時間長了就會覺得壓力巨大,很多焦慮症或者抑鬱症就是這樣產生的。

    如何解決問題

    要從上面說的兩個方面來入手

    自我求助: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清理自己的“記憶體垃圾”,關閉沒用的“軟體”,減輕大腦負擔,遇事往好的方面想,形成積極思維習慣。

    向外求助:學會麻煩別人,有時向自己的親人朋友傾訴一下,會好很多。你也可以試著把自己的情緒寫下來,讓這些消極的情緒從你的大腦中分散到每一個文字上面去,同樣能緩解大腦負擔。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總是關注消極的方面,生活就會變得消極,總是關注積極的方面,生活就會變得積極。

    另外要學會勇敢走出去,向別人借“充電寶”,不要害怕,大部分人其實都是願意借給你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行動式投影儀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