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粹繁榮絢麗日
-
2 # 興海亭
最近看了一些戲曲頻道的節目,感覺真是這麼回事,旦角要嫩,我覺得並不僅僅是指演員要年輕,而是旦角演員要善與捕捉人物性格,把花旦的嬌羞嫵媚演出來,而花臉演員有的都是年紀大名望高的藝術家了,但是進入角色,比如李逵,一身武藝,魯莽,真誠就像真的是李逵再世一樣。還有丑角演員插科打諢,妙語連珠的俏皮話,也挺逗的。而武生一出來,刀槍劍戟,滿臺生風,看得好過癮。
旦行指女性,即端莊嫻靜的“青衣”、天真活潑的的“花旦”、綠林俠女,女將巾幗的“武旦”、老年婦女中的“老旦”及性格爽朗風趣且又刁頑的“彩旦”等。
俗話說的“旦角要嫩”,應和觀眾所欣賞的劇目及“角色”的“扮相”年齡相關。因為“嬌嫩”是跟“老”相對的,演員所表演“程式”應是青春靚麗的,更為觀眾喜聞樂見的。如京劇《拾玉鐲》中的“閨門旦”孫玉姣,《西廂記》、《春草闖堂》中的“花旦”紅娘、春草等,均能彰顯演員在唱唸做舞表演技巧與人物完美的刻劃,及嬌巧活潑、窈窕多姿造型特色和表演風格。
“花臉”在戲曲中應為淨行,指男性中莊嚴凝重,忠臣良將的“正淨”、綠林草莽英雄和權臣奸相的“副淨”及驃悍戰將或靈仙妖怪的“武淨”等。
那麼在戲曲舞臺上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包拯、紫臉的專諸等,哪個角色的“花臉要笨”那?這又根劇情人物有關,如京劇《空城計》中諸葛亮設計“空城”,司馬懿至城下見狀生疑,素知孔明用兵謹慎,不敢輕易進城,及至探明確系空城,再回攻城時,諸葛亮已調來趙雲,司馬懿大驚而退。這實乃“歷史人物”對事物理解,心懷疑忌判斷淺析的真笨,但劇中演員表演“疑慮”的“笨”實乃精彩,令觀眾笑談。在如《古城會》中劉備敗於曹兵,丟下徐州逃走,桃園結義三兄弟失散,關羽為護送“二皇嫂”與劉備相聚,暫棲身曹營...張飛卻懷疑關羽降了曹操,以丈八蛇矛槍相見...,但勇猛驃悍、豪強剛烈且又滑稽的“花臉”張飛,亦角色形象上容貌觀感及個人感情的“愚笨”,不等於“心術”上的笨拙。要問“為什麼會這麼說?”可謂“猛張飛心思慎密”也,但為觀眾“暗”中稱道耳。
在戲曲中許多經驗豐富造詣精深的演員,所塑造出劇目中諸多膾炙人口角色表演的“嫩”與“笨”,在此就不一一例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