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布衣無憂1

    對於一個國家的興衰,靠的是全民的基礎,而不是那少數的“精英"。

    而全民的基礎,要靠中央政權的真正文明丶正確的領導,團結精誠。國家才能真正的強盛。俗話說:“一個人全身都是鐵,又能打多少釘"。就是這個道理。

  • 2 # 歷史春秋網

    陳階平是鴉片戰爭時期守衛廈門抵抗侵略的愛國將領,他參照古今製造火藥方法自己研製成功新式火藥,在對英國的實戰中頗有威力,取得了幾場對英戰爭的勝利。但正如林則徐等愛國將領同樣在對夷戰爭中取得勝利一樣,一兩場勝利,並不能挽救清朝戰敗的大局。

    從武器裝備上,清朝是遠遠不如英國、法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中國那時確實也自己研製了一些火炮裝備,也購買了一些西方的武器裝備,但總體武器,與西方相差甚遠。英國艦艇質量發了,火炮、火槍質量好,已經進入熱武器時代。而清朝時的中國,還是冷兵器時代,大刀長矛弓箭還是軍隊的主力,火炮、火槍只是臨時引進的,沒有成為軍隊的主力。從軍事觀點上來看,如果清軍全部配備火炮與火槍,英法聯軍是不可能戰勝中國軍隊的。

    清朝之所以戰敗,主要敗在制度上。清朝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中,最專制的時代。腐敗橫行,制度僵化,完全沒有民主、自由,民眾習慣於當奴才,不說科技研發,就是寫一首詩,也要提防是否文字獄的。在這種體制下,民智未開。民不愛國,國不惜民。以此等民眾,對敵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國家,想取得勝利,是非常困難的。清朝戰敗於英國、法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是偶然,而是歷史發展中的必然。就象美州處於部落時代的印第安人,不可能戰勝進入美州的歐州殖民者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通院校不都比985、211差,關鍵在於如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