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為什麼問為什麼為什麼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早些年,總能聽到“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這句話,反應了各級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的一個普遍性思路和模式。中國改革開放30年後,這句話依舊能經常聽到,“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是以文化建設的名,行經濟發展之實,弘揚文化只是手段,其實是以招商和利益為目的,是時代的階段性產物。

    時過境遷,當中國總體經濟規模達到世界第二的今天,國家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升級轉型,提出“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2025發展規劃”等新理念,更是遠見卓識的提出“民族復興”和“文化復興”,這就要求我們重新認真審視經濟和文化的關係,二者重新牽手的輕重關係和主從關係。

    “經濟搭臺、文化唱戲“,這是一個完全有別於之前的提法,這種提法的前置思維是對發展背後文化的巨大“軟實力”的重新認知。

    支撐一個優秀的企業長期發展的除了優秀的盈利模式外,更是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在源源不斷的供給著一種精神和信念,提供著充滿凝聚力的企業動力。一個企業如此,一個國家更是如此。中國各級地方能從“經濟搭臺,文化唱戲”理念的發散中,領會並落地“文化”的“價值”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當今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競爭和商品充滿同質化,而“文化”則能提供豐富的“差異化”特徵,“文化”競爭,才是高階競爭,才能有效迴避低質低價的低端惡性競爭。

    一個充滿文化背景和文化氣息的經濟,一定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經濟,中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和資源在世界上也是堪為翹楚,這是一筆巨大的“文化寶藏”,不斷開發和挖掘,讓文化和經濟合理牽手,必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更加豐富多彩和充滿生機,也必將讓中華文化輸出到全世界,為中華文化的復興起到“助推”和“潤滑”。

  • 2 # 幽幽雲中君

    中庸之道,兩者不可分開

    文化沒有商業,永遠是枯燥的。商業,沒有文化,永遠是充滿了醜陋的貪婪。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有文化內涵的商業,有商業氣氛的文化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冒險團0次普雷,申請打團半天沒人要,全身紅10,畢業附魔,錯過了開荒,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