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本賽季開局不利,1勝5負引發了諸多爭議。隨著甜瓜離開,球隊的輪換開始逐漸穩定,也漸漸爬上了正軌,過去3場,火箭拿到了3連勝。不過,火箭連勝的秘訣在於防守,過去3場,火箭的對手步行者、掘金、勇士分別只拿到103、99、86分,可以說,火箭的防守做得相當不錯。
不過,火箭隊的進攻還是沒能打出來。從整個賽季來看,球隊顯得異常掙扎,目前球隊的進攻效率108.4僅排在聯盟第18位。要知道,火箭可是擁有哈登、保羅、戈登等一群進攻型球員的。
那麼,備受火箭推崇的“魔球”理論還行嗎?應該說,現在說不行未免有點落井下石的感覺。火箭打魔球又不是一年兩年了,早在麥克海爾時代,球隊就力推三分+衝擊籃下的打法,摒棄中距離兩分球。從效果上看,火箭做得相當不錯。特別是過去幾個賽季,球隊的進攻效率都高居聯盟前列,上賽季,火箭還打出聯盟第一的進攻效率。
但是為什麼本賽季火箭的進攻就不行了呢?實際上,這也不難理解。火箭的主要進攻方式,就是依託球星來製造機會。要麼單打,要麼尋求突分,再輔以卡佩拉吃餅、戈登突破或是攻守轉換的搶出手,其他的進攻方式使用非常少。這其中大量的球權是把持在哈登和保羅手上的。如果登炮能打出高效率,那麼火箭就有高效率。反之,火箭進攻就可能受阻。
然而,登炮本賽季的效率沒那麼高。哈登的表現還可以,但跟上賽季MVP級別已經沒法比較。保羅則下滑有一些厲害。而火箭的角色球員表現也不是那麼好。戈登、格林這兩個重要的得分點本賽季都是效率奇差,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火箭的進攻完整性。
而在賽季開始之初,火箭的防守也出現了問題。防守質量下降,以防守帶動進攻的機會就少了。上賽季火箭給人的感覺是,無論落後多少分,只要一波收緊,就有可能逆轉或者帶走比賽。但本賽季直到最近,火箭才稍稍找到了這樣的節奏。所以,球隊的資料自然就不好看了。
不過,從好的方面看,火箭逐漸開始找回感覺。雖然跟之前還沒法相比,但是相信,火箭的天賦仍在,只要調整好,他們依舊能夠用“魔球”理念,去懲罰對手。另外一點,全聯盟好像都開始推崇這種進攻模式,這更說明了,這種理論是具有一定生命力的。
火箭本賽季開局不利,1勝5負引發了諸多爭議。隨著甜瓜離開,球隊的輪換開始逐漸穩定,也漸漸爬上了正軌,過去3場,火箭拿到了3連勝。不過,火箭連勝的秘訣在於防守,過去3場,火箭的對手步行者、掘金、勇士分別只拿到103、99、86分,可以說,火箭的防守做得相當不錯。
不過,火箭隊的進攻還是沒能打出來。從整個賽季來看,球隊顯得異常掙扎,目前球隊的進攻效率108.4僅排在聯盟第18位。要知道,火箭可是擁有哈登、保羅、戈登等一群進攻型球員的。
那麼,備受火箭推崇的“魔球”理論還行嗎?應該說,現在說不行未免有點落井下石的感覺。火箭打魔球又不是一年兩年了,早在麥克海爾時代,球隊就力推三分+衝擊籃下的打法,摒棄中距離兩分球。從效果上看,火箭做得相當不錯。特別是過去幾個賽季,球隊的進攻效率都高居聯盟前列,上賽季,火箭還打出聯盟第一的進攻效率。
但是為什麼本賽季火箭的進攻就不行了呢?實際上,這也不難理解。火箭的主要進攻方式,就是依託球星來製造機會。要麼單打,要麼尋求突分,再輔以卡佩拉吃餅、戈登突破或是攻守轉換的搶出手,其他的進攻方式使用非常少。這其中大量的球權是把持在哈登和保羅手上的。如果登炮能打出高效率,那麼火箭就有高效率。反之,火箭進攻就可能受阻。
然而,登炮本賽季的效率沒那麼高。哈登的表現還可以,但跟上賽季MVP級別已經沒法比較。保羅則下滑有一些厲害。而火箭的角色球員表現也不是那麼好。戈登、格林這兩個重要的得分點本賽季都是效率奇差,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火箭的進攻完整性。
而在賽季開始之初,火箭的防守也出現了問題。防守質量下降,以防守帶動進攻的機會就少了。上賽季火箭給人的感覺是,無論落後多少分,只要一波收緊,就有可能逆轉或者帶走比賽。但本賽季直到最近,火箭才稍稍找到了這樣的節奏。所以,球隊的資料自然就不好看了。
不過,從好的方面看,火箭逐漸開始找回感覺。雖然跟之前還沒法相比,但是相信,火箭的天賦仍在,只要調整好,他們依舊能夠用“魔球”理念,去懲罰對手。另外一點,全聯盟好像都開始推崇這種進攻模式,這更說明了,這種理論是具有一定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