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etFly飛行君
-
2 # ZTZ愛國者
我是ZTZ,我來回答!
平均說來,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在345公里左右,這個高度溫差極大,因為它一直圍繞著地球旋轉,所以有時它在地球Sunny充足的一面,而有時,它在地球黑暗的一面。當國際空間站面對太陽時,它所經歷的(外部)溫度大約是250華氏度(121攝氏度)。另一方面,當我們的星球完全遮擋住太陽的時候,溫度驟降到零下250華氏度(零下157攝氏度)。
反觀地球,全球最冷地方在南極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89.8度。
全球最熱地方在印度極端最高氣溫為58.6度,溫差為148.4度。
因此,國際空間站的溫差說是極端一點也不為過,地球上的溫差與之相比就有點小巫見大巫了!
內部環境肯定是恆溫且適宜宇航員和科學家們生活的;溫度變化比地球更極端是因為在外層空間,在軌道上週期運轉,反覆進入地球向陽面和背陽面。
在沒有恆星光照時,太空溫度約為零下270攝氏度,而在近地軌道面臨太Sunny照時,金屬將被太陽輻射加熱到260攝氏度,現今一般取地球大氣外太陽輻射度平均值為1367W/平方米,因為地球環日軌道為橢圓狀,太陽輻照度在一年中也會不斷變化。近地航天器還會受到地球反射太Sunny和紅外輻射影響,國際空間站的向陽面表面溫度會達到121攝氏度,而背陽面卻低至-157攝氏度,內部儀器工作時還會產生一定的熱輻射。讓內部儀器和人員有一個適宜的工作溫度就要靠熱控制系統了。
航天器的熱控制系統包括主動熱控制與被動熱控制,被動熱控制,被動散熱主要有:熱控塗層,多層隔熱,熱管,接觸熱阻。(下圖是整合熱管的航天器面板)
當從外界吸收外熱與內部儀器工作產熱太多時,需要熱控制系統透過輻射散熱排放出去,當缺乏外部熱輻射時,還要內部熱源產熱維持溫度,使用熱管網路傳導熱量。
主動熱控制有:百葉窗散熱,電加熱,熱電製冷。這裡主要大概說說,有興趣可以看看(https://www.toutiao.com/i669637899035502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