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點半的夕陽
-
2 # 壹父母
讓我們先來想象一下,父母說這句話的情景是什麼樣的。一般來說,在親子關係十分和諧、融洽的環境下,或者說,在沒有矛盾、衝突的時候,父母不會說這句話。只有當孩子對父母的做法產生了異議、厭煩甚至是反抗的時候,有的父母才會賭氣似的說出這句話:“我這都是為了你好!”,當然,接下來免不了會有一番“親子大戰”。
我們再來深層次分析一下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我都是為了你”的潛臺詞就是:“你必須/應該聽我的”,在這之後常常緊接著一句話:“你怎麼就不領情/聽話呢!”,是不是聽上去很不舒服?其實,這就是一種“控制慾”的表現,沒有把孩子當做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而是當做了自己私有所屬物。
控制的核心常被“愛”和“在乎"的外表所矇蔽。久而久之,孩子則會內化這種認知,將“關愛”等同於“控制”,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容易焦慮、產生抑鬱情緒,安全感和自尊水平都比較低。
父母教養孩子的意義,並不是要讓孩子成為另一個“我”,而是去幫助每個孩子發現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天賦。
也許你會覺得我的說法太過於極端,我也知道很多喜歡對孩子說這句話的父母,看到這種說法,會覺得有點“心寒”和“委屈”,但是我真心地希望,這樣的父母,找一個機會,和自己的孩子心平氣和地聊一聊,聽一聽彼此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愛。
謝謝邀請。每個父母,或許在做了一次父母之後,才真正的成熟。不同的家庭背景,給孩子的教育都不一樣,有的孩子蠻橫紈絝,有的孩子彬彬有禮,這都是家庭背景所反射,正所謂子不嫌家窮,父母能給孩子的都是最好的。雖然現在滿口育兒經,貌似說起來有那麼一套,但實際上,在孩子小的時候,正需要親子互動家教陪護的時候,自己從沒研習過這方面的功課。但看得懂的,能教的都會盡力。當年一再的對孩子說,要好好學習,考個好成績哦——而自己呢,對於如何做個好家長,又學習過什麼呢?我不知道小編所謂的“都是為了孩子好”指的是哪個方面是哪些方面?我只知道距離孩子最近的地方,就是天下最好的地方。無論我們能給予孩子什麼,都會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但絕不能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