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
hū
【語】
表示疑問或反詰
汝識之乎?——蘇軾《石鐘山記》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近者大乎。——《列子·湯問》
遠者涼乎。
汝多知乎。
汙其行乎。——《後漢書·列女傳》
斷斯織乎。
不亦精乎。
相當於“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可乎。——《列子·湯問》
不聞藏書者乎。——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學有難易乎。
表示感嘆語氣或呼告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論語》
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左傳》
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賢人乎,賢人乎!非質有其內,惡能用之哉?——《史記》
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表示祈使或命令語氣。相當於“啊”、“呀”
勉速行乎!無重而罪!——《左傳》
表示推測語氣
宋其亡乎?幸而後敗。——《左傳》
願見之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得無苦貧乎。——明·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表示呼喚人的語氣。相當於“啊”、“呀”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論語》
表示商榷語氣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韓非子》
表示肯定語氣
故曰:“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乎。”——《韓非子》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頓,舒緩語氣,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認識一致以後,於是乎就大幹起來;不外乎兩點,一是鬥志,一是斗膽
乎
hū
【語】
表示疑問或反詰
汝識之乎?——蘇軾《石鐘山記》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近者大乎。——《列子·湯問》
遠者涼乎。
汝多知乎。
汙其行乎。——《後漢書·列女傳》
斷斯織乎。
不亦精乎。
相當於“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可乎。——《列子·湯問》
不聞藏書者乎。——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學有難易乎。
表示感嘆語氣或呼告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論語》
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左傳》
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賢人乎,賢人乎!非質有其內,惡能用之哉?——《史記》
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表示祈使或命令語氣。相當於“啊”、“呀”
勉速行乎!無重而罪!——《左傳》
表示推測語氣
宋其亡乎?幸而後敗。——《左傳》
願見之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得無苦貧乎。——明·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表示呼喚人的語氣。相當於“啊”、“呀”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論語》
表示商榷語氣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韓非子》
表示肯定語氣
故曰:“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乎。”——《韓非子》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頓,舒緩語氣,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認識一致以後,於是乎就大幹起來;不外乎兩點,一是鬥志,一是斗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