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碧水青山0
-
2 # 唯家至珍
我們已經在五天的催促聲中,完成了所有的寒假作業。
去年暑假,用十天的時間完成了整個暑假作業,後幾十天直接玩兒瘋了,嚐到甜頭以後,並不拒絕提前大量的完成作業。
孩子平時能主動完成作業,但為什麼到寒暑假的時候需要催促,就是因為現在寒暑假的作業,不像我們小時候發本寒屬假作業,一本寫完就行。現在的寒暑假作業,簡直就是技能大比拼。小報,推薦書單製作,朗讀記錄表製作,調研報告,製作精美的英語冊子,成長紀念冊。對於小學生來說,面對這些東西有點兒無從下手,一頭霧水。所以我得督促著她,幫她理清一些東西,告訴她從哪裡入手,怎樣製作?當然,這些作業他很難獨立完成。
我真覺得我小時候的父母太幸福了,幾本寒暑假作業,我們悶著頭寫行了。現在做家長的,不會點改圖修圖,排版製作,手工繪畫,PPT,簡直不能叫家長。
昨天是放假第五天,全部作業收工,孩子開心的不得了,撒花去吧!
-
3 # 楊章林555
不會。別說寒假,又是春節,平時都不催。
孩子作業是她他們的事,作為家長需要做的是培養孩子的自覺性,拿一張嘴背在孩子的身上,大家都累。
孩子累:心裡負擔重,情緒煩躁,如果造成牴觸就是"摧"的錯了。
家長累"望子成龍太迫切,欲速則不達。不考慮"成績"的催,誤了多少好心情。
家長大人們,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效果天壤之別。
我認為沒有孩子會自甘落後,關鍵在啟發。今天的拼搏是為了明天的快樂。給孩子把“前世今生”講清楚,學習主要是為自己,為父母的臉面那是其次。
學習是一件辛苦的事,特別是高中階段。我認為作為父母,多體諒孩子不容易,關心他們的艱難,不是催。
孩子在高三時候。“不想考大學,太難”。我故作輕鬆:“可以嘛,家裡正缺做飯的”。博得孩子莞爾一笑。有時不想去上課,我還主動幫她“撒謊”請假。理解應該轉化為孩子努力的動力。催可能是一種笨拙的“關心”。
幾年來,每次過年一個星期左右,從來不讓孩子學習。讓他痛痛快快享受新年!
三百五十多天完成了任務,也不在乎這幾天磨鐮、曬網!
每年計劃:春節前,語數英作業每天只做一科半本,書法每天十五個頁面。日記閱讀,一天完成三天的任務。十天左右都搞完書面作業,其它的手抄報等手工作業,以及檢查書面作業,開學前幾天完成。
總之,該學,計劃他好學習。該玩,就讓他玩得痛快。
幾年來,因與孩子都講誠信,遵守君子協定。因為一直按計劃行事,該學就學,該複習就複習,該玩自然也不打擾他。於是,一年到頭也不需報任何補習班。
孩子成績不錯,習慣很好,他好幾個同學都羨慕,在家以我孩子舉例與父母講條件。
也常對孩子開玩笑說,你玩的時間太多了,把同學也帶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