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湘村小之草
-
2 # 棒奔霸
你有過抬棺的經歷嗎?第一次抬棺是種怎樣的感受?土葬在農村地區,乃至世界各地,每個地區的習俗不同,在農村地區,死人了,大家都會互相幫忙操辦後事,抬棺材就少不了人力了,那麼抬棺材的人,第一次抬棺材是什麼感受。如果非得讓你抬你會抬嗎?如題描述在農村誰家有紅白喜事,街坊鄰居都會不約而同的前去幫忙。
尤其是百事,和紅事有很大的區別,百事講究的是人,誰家幫忙人多、孝子多也是對於一個家庭在村裡地位的說明,誰家結婚辦喜事你只需捎禮,人不去沒人會埋怨你,但如果是辦白事,那必須要親臨現場,該幫忙的必須去幫。
在農村過去老人去世,都要使用人力抬棺材,有的甚至會直接抬到墳地,中間路程需要很多的人力,不停的輪換,休閒,很漫長的過程才能將棺材抬到墳地,抬棺材是很有講究的,最主要的部位就是棺材的頭部,俗稱“抗扛大頭”,扛大頭的這個人首選要健壯有力,光有蠻力還不行,還要有很好的技術才能駕馭。
棺材兩側一般每邊都是4個人,太多站不下,小尾“棺材尾部”一個人,一共是十個人,主要的力量是在中間的八個人身上,扛大頭的看著最為承重,其實不是扛,是把腰撐住,往後推,是的沒錯,就是往後撅,因為後面9個人的力量都是往前推的,扛大頭的如果順勢往前走,勢必會力量不均衡形不成緩、慢、穩的節奏,嚴重的還會造成更大的失誤,所以抗大頭的是向後發力,自己等於被後面的擁著往前走。
我也給人家抬過棺材,是作為棺材旁邊的幫手抬的,扛大頭的都是老司機,一般人根本就駕馭不了,雖然是在旁邊抬,但你能感覺到那份壓力真的是巨大的,必須挺直腰桿,誰也不能惜力,無論哪一個有一點的差錯,就會出現巨大的搖晃,很難控制。抬一會輪歇,你會感動虛脫的感覺,真的是很累。
在農村年輕人基本上都給別人抬過棺材,很正常的一件事,給人抬棺材一來是對於逝者的敬重,二來是一個村的都會這樣去做,這也是一種規矩,現在技術革新提高了不少,很多的天堂末班車的出現,現在基本上告別人力抬棺材了,全部是液壓自動式,全程不用人力,很是省心省力。
如果沒有這些機動性的專業抬棺材的,村裡有人辦事,讓抬棺材,我相信很多人依然會挺身而出,很自然的一件事。
-
3 # 姿勢不對541788
我是80後見過抬棺,沒有經歷過,抬棺我們家這邊一般是16人抬,兩波一共三32個人,都是幫忙的,一般逝者的閨女侄女會出穩槓錢,也就是意思一下給大家買包煙,再有就是沒結婚的不能抬槓,好多的講究現在都沒有了,現在隨著生活的進步過去用的都是456的小棺材,現在用的都是十三段或者硬木根本人力抬不了,再有就是年輕人的勞動力退化根本就上不了肩,慢慢的被機械化取代
-
4 # 唐x華23
沒這種經歷但聽過見過這經歷。拉棺人俗稱八大金剛,一班十六人,聽老人講抬棺人對抬棺存在敬畏之心,過去有錢人置的壽材是楠木柏木都很重,每次抬棺前都要點香敬神,行動中有一套完整的號子,由前面的喊後面的應,防意外用的。最重要的關鍵是起棺那一刻要同時用力,不然就會壓傷同伴也不吉利,現在簡單多了,棺材也輕,路也好走,沒那麼講究了。近幾十年城裡興火葬,八大金剛只是擺個樣子了。拋磚引玉,請經歷過的講講吧。
-
5 # 黑暗中摸索光明
沒有抬過,年紀小。不過父輩抬棺以前是很正常的。村裡誰家有人過世,周圍的鄰居都會自發去幫忙,各司其職 ,直到把死者送到地裡安葬。整個過程最少持續三天,主人家會安排前來幫忙的飯菜酒水,每個抬棺的勞力會給一到兩包香菸一表謝意。我認為這是中國傳統習俗的傳承,有必要有所傳承這種精神。
-
6 # 使用者5749559944099
抬過,記得抬第一個是個八十多的老太太,我們這規矩抬笫一個必須是高壽女姓。那時心裡有點緊張,年老的老八仙把規矩和要注意的事說了下也就好了。我們這抬棺的是八個人叫八仙,棺木加龍槓大慨七八百斤,路上可休息,但只能是單數。抬棺最難的是辦繩。現在改革抬棺也就將消失了。
回覆列表
如果是經常在農村生活的成年人,在農村基本都有過抬棺的經歷,如今因農村很多青年勞動力的外出,所以出葬也基本承包給了專門辦理各種紅白喜事的理事會,抬過的人卻比較小了。
既然來回答這個問題,就來說一說我曾經的經歷,至於第一次的經歷到如今已完全忘記了,畢竟很久就不在農村常住了。先說說我們那裡(湖南湘中地區)抬棺出殯的儀式,棺材上是一條大大的獨龍圓木,圓木前面還裝了個木雕龍頭、後面龍尾,光這個七、八米長的大圓木就有好幾百斤重了。在前後圓木下龍頭龍尾處有個小轉盤,再連線一根與大圓木平行的大扁擔,再在大扁擔兩頭又引伸出兩根小扁擔,這樣前後就有四條扁擔,共八條扁擔需十六個人來抬,(找不到圖片說起來有點麻煩),而在農村出葬又喜歡多轉路,所以既便離墳山很近,也得去其他村轉一個大圓,基本就將近二、三里甚至五里以上,就需要兩班抬棺的共計三十二人。
抬棺時像在如今的馬路上面還是比較輕鬆的,每個人肩膀上所壓的重量基本在七、八十斤左右,只是我們那時農村的馬路還較小,而像我們那裡基本都是四、五十釐米寬的田間小路,十幾個人擠在一起就可想而知了,幸虧設計巧妙,各條扁擔下都有轉盤,十六個人可以轉成一條直線,如在九十度的農間小路轉彎處,靠近棺材旁邊抬棺的人甚至可以直接吊在大圓木下懸空透過,是不是感覺到很不可思議?只是其他人就得小心了,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就可能有二、三百斤重的壓力,不過提前都有引路人告訴大家要小心的,還不至於將人壓得倒下。在當時我就曾經常遇到過這種狀況,所以在農村抬棺時力氣小的在這種情況下,都得提前換給力量大的來抬,抬棺材是不許丟扁擔的,不然導致棺材翻到田裡面就不知道有什麼後果了。
在抬棺過程中,還有一種情況是在抬棺上山坡的時候,因我們那裡山較多,有些陡峭的地方將近四、五十度,可以說重量基本壓在了後面的八個人身上,不過大家都好像事先商量好了拼志氣一樣,在這時候後面旁邊的八個人都過來幫忙,反而是後面抬棺的一鼓作氣推著前面的人走,轉眼幾十米的山坡就被爬上了,在前面的人如果不注意,就會被弄得好像戰場說的那樣丟盔棄甲,不過大家還是會掌握好尺度,不至讓棺材被倒下。
如今回憶起來,抬棺即是一種力氣活,可又充滿著齊心協力的那種精神,因我就常常碰到有時候基本沒有重量,只要一隻手輕鬆握著扁擔就可以,也有突然之間增加到三百斤重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