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史學家
-
2 # 紫龍防務觀察
在大家印象中古人打仗好像就是兩撥人拔刀對沖互砍的大型群架,這種情況下衝在前面的排頭兵往往死亡率會很高,但是往往士兵們卻是搶著往前排跑,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前排兵往往死亡率不高,甚至比後排還低,這樣的情況下當然有人搶著上前排了。
事實上古代打仗是有陣法的,因為數萬人在戰場上如果不按陣法衝鋒的話簡直是災難,指揮完全會無法完成,所以要擺陣。而擺陣就會出現面向敵人的第一排士兵,這一排排頭兵就是重中之重,因為他們一旦發生潰逃後面計程車兵看見士氣就會大受打擊,從而整個陣腳都會亂掉。所以古代將領都會將作戰經驗最豐富,最勇敢的老兵配上最好的裝備放置在戰陣前段充當排頭兵,由於裝備精良加上長期作戰形成的殺氣和勇氣,這些士兵的死亡率甚至會比後排裝備一般的新兵更低。
其次就是率先接敵就比其他人多了殺敵機會,在人頭論賞的秦朝,排頭兵往往能搶到更多人頭,有了人頭回去房子田地奴隸都有了,一下子就發達了,而後排計程車兵不僅有可能被敵方弓箭等武器拋射致死,還搶不到人頭,相比之下,有勇氣計程車兵爭著搶著當排頭兵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了。這就是為啥古代那麼多士兵爭著搶著當排頭兵的原因了,重賞加上不高的死亡率造就了這個有意思的局面,畢竟古代農民要翻身是很難的。
舉個例子吧,眾所周知現代戰爭條件下,陸軍損傷比例最高,而且陸軍訓練最嚴格、最辛苦,空軍等高技術兵種的存活率更高,打擊效果更強,那麼為什麼會有人願意參加陸軍呢?
古代兵種選擇並不是個人意願選擇的結果,而是將軍和軍隊的分配古代人參軍和現代人參軍基本都是一樣的套路,你加入軍隊從事哪個軍種專業的練習,並不是你自己說了算的,例如古代第一排的要麼是長槍兵,要麼是盾牌兵,是用來抵禦傷害的,兵種的分配是根據你的身體特質來分配的,例如古人有些人有騎馬技術,那麼他就會很大可能去當騎兵,臂力驚人的則有可能去當弩手,所以這個不是個人意願的結果。
有些兵種需要高超的技術,並不是誰都能勝任的騎兵需要你有高超的騎術,第一排的盾牌兵需要你有密切的配合能力,這些都是上級經過深思熟慮而進行的合理的分配,如果軍隊崗位分配純粹看你個人喜好和個人取向,豈不是這支軍隊沒有凝聚力,也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