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瑪麗蓮夢露

    孔子老人家曾曰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初讀,在花樣年華,無感;再讀,已近三十。不禁抿心自問:人到30歲真的會焦慮嗎?

    根據網路大資料顯示,當代90後年輕群體,普遍幸福感偏低,約七成受訪者表示感受到明顯的焦慮情緒。所以催生了近千億的知識付費市場。因此,答案顯而易見,人近30你一定會焦慮,焦慮程度隨你趨近三十而遞增。

    那麼,為什麼呢?

    其實不難理解,隨著大家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年輕人畢業步入社會約23週歲,30歲剛好是一個分水嶺,出來工作7年左右,各方面逐漸走入正軌,開始組建家庭和擁有穩定的事業。

    職場的七年之癢和家庭責任的壓力同時來臨,誘發了對未來的思考,焦慮感上揚,這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過程。

    知識詛咒

    焦慮的感覺與受教育程度呈正相關,即你接受的知識越多越焦慮。記得《復仇者聯盟4》中滅霸曾對鋼鐵俠說:託尼·史塔克你是受知識詛咒的人。我們的焦慮感也可以被稱作是知識的詛咒。

    當今時代是資訊爆炸的社會,過載的資訊每時每刻都在轟炸我們的認知。《道德經》里老子曾說:大聲稀音。意思是太大的聲音,反而讓人聽不見任何聲音。

    看不見的手

    經濟學中有個概念很出名:自由之手。意思是市場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只要你不去幹預,它會自己調節經濟,直至達到動態平衡。

    我們的人生也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每一時間節點,推動每一個人完成他該完成的事情,這隻手就是社會輿論。即使看得再通透的人也逃不掉,除非你能真正做到避世不出。

    這或許是現在大城市剩男剩女如此之多的原因。脫離了鄉土熟人的親人社會,大城市給了他們躲避輿論的機會。但是,只要你是社會人,就無可逃避這些,問題不解決,焦慮長存。

  • 2 # 地產筆記

    焦慮來自於前路的不確定性和與別人比較的結果。有一種說法就是,你的幸福程度決定於鄰居是否比你強。世界上不能都當將軍,總得有人當士兵,世界上只有死亡一件事情是確定的,也是人與人之間最公平的。消除焦慮一方面是明理,承認人與人的差距,另一方面是提高自己,我有同學連戀愛都會去參加培訓班,如果覺得專業需要提高,建議花點錢去參加有意義的培訓。誰都會迷茫,關鍵怎麼度過這個階段。30歲的時候該讀讀書了,比如曾國藩的傳記,看看他們怎麼再困難情況下解決問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熟茶是怎麼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