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帝國的臉譜

    宋朝兩次亡於外族,北宋亡於金國,南宋亡於蒙古。但十分蹊蹺的是,兩次滅亡直接或間接的起因,都是因為宋朝的外交戰略,或者說戰略決策,北宋滅亡因為“聯金滅遼”,南宋滅亡因為“聯蒙滅金”,雖然說沒有這兩個外交決策,也可能無法阻止敵人的侵略,也無法改變滅亡,但至少,情況會有些許不同。

    如果說南宋“聯蒙滅金”是不得已而為之,有一定的無奈,那麼北宋“聯金滅遼”,則完全是內心膨脹、驕傲自滿的結果。我們知道,自宋太祖、宋太宗那一時代開始,北宋歷代皇帝就對北伐耿耿於懷,且蠢蠢欲動。

    為什麼?因為當年後唐的時候,河東節度使石敬瑭造反,為了打敗後唐,他以獻出“燕雲十六州”(今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區)為條件,借外族契丹遼國的兵力來攻打後唐,在遼國的幫助下,石敬瑭果然滅了後唐,建立後晉,當了皇帝,他當皇帝后,便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

    但是,對於中原政權來說,“燕雲十六州”無疑是北方屏障,這個屏障歸於外族,中原北方門戶大開,那些遊牧民族馬鞭一揚,可輕鬆南下,這樣,為中原政權留下了一個極大的心病。所以北宋的每個皇帝,都希望收回“燕雲十六州”。

    於是,到了宋徽宗的時候,金國日強,遼國日衰,宋徽宗在童貫等一班人的蠱惑下,繞道海上(與金國沒有陸路交通),設法與金國取得聯絡,最後談判成功,雙方聯合滅遼,遼亡後,“燕雲十六州”歸宋朝,宋朝給遼國的歲幣,轉納給金國。宋徽宗這個看似十分如意的算盤,卻打得大錯特錯,結果,送走一匹狼,迎來一隻虎,遼國滅亡後,金國順勢南下,滅亡了北宋。

    關於“聯蒙滅金”,雖然過程和結局與“聯金滅遼”極其相似,但相對於“聯金滅遼”,“聯蒙滅金”有更多的無奈。蒙古滅金幾乎已是定勢,滅南宋,也是既定方針。但,“聯蒙滅金”也是南宋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軍事外交戰略,這個決策的出臺也是幾度峰迴路轉,最後在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成的,南宋並非不記得“聯金滅遼”的惡果,並非不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並非沒想過會重蹈覆轍,最後“聯蒙滅金”是“兩害相較取其輕”的無奈,一則可以報靖康之恥,二則與其觀望蒙古滅金,並在滅金之後再滅亡自己,還不如主動與蒙古修好,合作在先,說不定能保自己無虞。

    在這種僥倖心理之下, 1234年,蒙古和南宋的聯合夾擊之下,金國滅亡。結果其實在許多人的意料之中,金國滅亡的第二年,蒙古的鐵蹄就踏上了南宋的領土,1276年,臨安被攻破,1279年,崖山海戰失敗,南宋滅亡。

  • 2 # 冰雨在胡亂的拍

    因為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得國沒有大義,所以他很怕自己的手下擁兵自重,會像他一樣,再發動一次什麼兵變。而且唐朝末期,藩鎮割據,造成的五代十國的場面,導致了有宋一代以文御武,導致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軍隊不能如臂使指,軍心渙散,號令不明,猶如一盤散沙一樣。眾所周知,兩宋一代,經濟非常發達,手工業十分發達,工商業相當的繁榮,據考證,兩宋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時期老百姓最富裕時期,社會繁榮,經濟高度發展,有資本主意萌芽。但是繁榮的經濟也滋生了腐敗,兩宋末期,貪官汙吏橫行,造成民怨沸騰,社會動盪,各地起義風起雲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兩宋末期,貪圖享樂,武備鬆弛,雖然民間好武,但是面對一群武裝到牙齒的正規軍隊,也只是螳臂當車,空有一身愛國熱血,心有餘而力不足!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現在恐怖分子橫行,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每個華人都要時刻準備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莫忘國恥,我們愛好和平,我們也不懼怕戰爭!面對不論是船堅炮厲,還是糖衣炮彈,我們都要有清醒的頭腦,家國天下,沒有國,哪有家,我們不僅要緬懷先烈,更要像先烈學習,拋頭顱灑熱血,保衛祖國保衛家!!!

  • 3 # 土豪帥不帥123

    因為大宋是最富有的朝代,尤其是南宋,海運貿易帶來巨大的財富,人民活得下去不會造反。有點野心家那也是容易撲滅的。結果不小心碰到了雄起的大金和飛起的大元,那沒辦法。大元猛的推了多少國家,更何況南宋了

  • 4 # 青史回聲

    這就是所謂的天下大勢。宋朝,一個既令人自豪又令人惋惜的朝代。自豪的是,論經濟力量,宋朝在中國古代歷代王朝中,不說是頂尖的,但起碼算是數一數二的;而惋惜的是,宋朝先後兩次亡於外族:北宋因靖康之變,亡於女真金國,南遷的南宋則亡於蒙古元朝。

    那麼北宋和南宋先後兩次亡於外族?

    我先來談談北宋為何亡於金國?這就要北宋建國時候談起了,當初趙匡胤陳橋驛兵變取代後周,建立了北宋時,一個極為重要的戰略重地-燕雲十六州早已落到了契丹遼國手中,而當時趙匡胤本著先南後北策略,正在統一南方,這個策略在當時的情況下是有一定的正確性的。但是趙匡胤英年早逝,他的弟弟趙匡義即位,是為宋太宗。在他在位期間,最後一個分裂勢力-北漢被他給消滅了,因此他趁勢想要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但可惜的是,被遼國打得慘敗而歸,至此宋朝無力再收復燕雲十六州,一直處於被動狀態。

    到了澶淵之盟後,兩國幾十年都沒有發生戰爭,一切相安無事。直到女真族在東北崛起,這個局面才被打破。完顏阿骨打所率的女真,勢如破竹,打得遼國節節敗退,直至滅亡。可是宋朝不但沒有幫助遼國一同對付女真,反而與豺狼一樣的女真結盟,共同瓜分遼國。你們想想,這可能嗎?焉知唇亡齒寒,遼國被滅,下一個宋朝能夠安然無恙?結果可想而知,靖康之變,北宋滅亡。這就是北宋沒有看清金國的真面目,如果與遼國一同對抗,想必也不會是後來的局面。

    接著就是南宋為何亡於蒙古元朝?和北宋一樣的道理,不與弱國結盟,反而與強國合作一同消滅弱國?這個“弱國”就是金國,這個“強國”就是蒙古。

    北宋滅亡後,唯一的皇子趙構因為在外帶兵,而沒有在靖康之難被金兵俘虜。後來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為帝,重建宋朝,是為南宋。雖然宋朝重建了,但趙構並沒有想要恢復中原,救出他父兄徽宗和欽宗,反而在金國的兵威之下,節節敗退,直推到臨安(今杭州),好不容易有個抗金名將岳飛不斷打敗金兵,收復失土,卻因“莫須有”的罪名,將他處死,乞憐求饒向金國投降,避於南方,毫無收復中原失土之心。而這一局面直到了蒙古崛起而被打破。

    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後,自稱成吉思汗,先後西征,滅掉了西夏,西遼,金國也毫無招架之力,一直退到黃河一帶,而這時南宋朝廷還不知天下大勢,以為蒙古是友好的一方,於是與蒙古結盟共同消滅了金國。可是可以整個東亞大陸要麼已經成為了蒙古的疆土,要麼臣服蒙古的兵威之下,只剩下了偏居南方的南宋。到了忽必烈即位後,南宋也就因襄陽的失守,而後滅亡。

    可以說北宋與南宋都犯了相似的錯誤,與豺狼為舞,不但得不到任何好處,反而自身也會被吞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會出現在不同地方身體出汗味道不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