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佛爺慈禧太后是晚清宮廷政治的一道特殊風景,也是各種影視作品與文學小說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
老佛爺這個詞是清代皇帝的別稱,而不是慈禧太后專有的稱呼,早期採取滿蒙聯姻,兩者歷史淵源很深,老佛爺稱呼與滿洲、蒙古的宗教信仰和習俗傳統密切相關。
清末民初的文人王無生,在其《述庵秘史》中就說:宮中稱老佛爺,沿蒙古俗也。近代著名歷史學家蔡東藩在《慈禧太后演義》中又說:
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自加徽號,令承值人員等稱他作老佛爺,或稱他作老祖宗。
也就是說,老佛爺是清朝歷代皇帝或執政者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稱謂,而之後慈禧太后把它擴大化。
另外,在名稱根源上,清代之所以有所謂“老佛爺”這個有意思的稱呼,或許是因為滿族(女真)的首領最早被稱為“滿柱”。當然,也有滿洲貴族信奉喇嘛教的現實因素。具體來說,在滿語中,“滿柱”被認為是佛號“曼殊”的轉音,大意為“佛爺”、“吉祥”。到了後來,隨著語言演變和尊稱的泛化,有的軍事貴族或精英家族,也會起名叫“滿柱”。
當然,大家最熟知的老佛爺是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她控制政局達近半個世紀。王浩元在《清宮秘史》中如此說:老佛爺三字,乃是滿人尊稱帝后的徽號。
慈禧太后是一個神奇的女人。自從咸豐二年(1852年)葉赫那拉氏被選秀入宮,到1908年去世,她的人生是晚清政治體制的一個折射鏡。實際上,慈安太后一度也被稱為老佛爺。到了慈安太后去世後,慈禧獨霸老佛爺這個稱呼。在清代檔案中,光緒早期的資料,遇到有兩太后的記載,基本都是合稱“兩宮佛爺”,或分稱為“東佛爺”、“西佛爺”。
天不假年,光緒七年三月,慈安太后突然去世,此後對慈禧太后的記載,基本全稱為“老佛爺”。慈禧稱呼為老佛爺這個過程,既有李蓮英之流的諂媚,也有朝廷政治的結構性因素。不可否認的是,老佛爺這個稱呼,巧妙地反映了慈禧太后從登上政治舞臺,到朝廷威信不斷提高、地位不斷鞏固的變化過程。
然而,老佛爺終究太老了,太落後了,以至於到了最後朝廷風氣已經是稀巴爛。
參考文獻:
鄒愛蓮《慈禧太后稱“老佛爺”的時間》。
老佛爺慈禧太后是晚清宮廷政治的一道特殊風景,也是各種影視作品與文學小說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
老佛爺這個詞是清代皇帝的別稱,而不是慈禧太后專有的稱呼,早期採取滿蒙聯姻,兩者歷史淵源很深,老佛爺稱呼與滿洲、蒙古的宗教信仰和習俗傳統密切相關。
清末民初的文人王無生,在其《述庵秘史》中就說:宮中稱老佛爺,沿蒙古俗也。近代著名歷史學家蔡東藩在《慈禧太后演義》中又說:
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自加徽號,令承值人員等稱他作老佛爺,或稱他作老祖宗。
也就是說,老佛爺是清朝歷代皇帝或執政者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稱謂,而之後慈禧太后把它擴大化。
另外,在名稱根源上,清代之所以有所謂“老佛爺”這個有意思的稱呼,或許是因為滿族(女真)的首領最早被稱為“滿柱”。當然,也有滿洲貴族信奉喇嘛教的現實因素。具體來說,在滿語中,“滿柱”被認為是佛號“曼殊”的轉音,大意為“佛爺”、“吉祥”。到了後來,隨著語言演變和尊稱的泛化,有的軍事貴族或精英家族,也會起名叫“滿柱”。
當然,大家最熟知的老佛爺是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她控制政局達近半個世紀。王浩元在《清宮秘史》中如此說:老佛爺三字,乃是滿人尊稱帝后的徽號。
慈禧太后是一個神奇的女人。自從咸豐二年(1852年)葉赫那拉氏被選秀入宮,到1908年去世,她的人生是晚清政治體制的一個折射鏡。實際上,慈安太后一度也被稱為老佛爺。到了慈安太后去世後,慈禧獨霸老佛爺這個稱呼。在清代檔案中,光緒早期的資料,遇到有兩太后的記載,基本都是合稱“兩宮佛爺”,或分稱為“東佛爺”、“西佛爺”。
天不假年,光緒七年三月,慈安太后突然去世,此後對慈禧太后的記載,基本全稱為“老佛爺”。慈禧稱呼為老佛爺這個過程,既有李蓮英之流的諂媚,也有朝廷政治的結構性因素。不可否認的是,老佛爺這個稱呼,巧妙地反映了慈禧太后從登上政治舞臺,到朝廷威信不斷提高、地位不斷鞏固的變化過程。
然而,老佛爺終究太老了,太落後了,以至於到了最後朝廷風氣已經是稀巴爛。
參考文獻:
鄒愛蓮《慈禧太后稱“老佛爺”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