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點1
-
2 # 東南知事
從地域、人口和城鎮發展的趨勢來看,合併是有必要的,貴州省也提出發展城市群,黔東南提出推動凱里及周邊縣市片區、黔東片區(鎮遠三穗岑鞏等)、南部片區(黎從榕錦等)協同發展,這些工作也是在推動中,比如凱麻同城、黎錦同城等,以及區域路網建設,不過感覺推薦比較慢。另外,合併是很不容易的,設涉及的問題比較多,只有同城發展協同發展,到了實在成熟可以推進,否則會有很多問題。個人觀點。
-
3 # 今夏流言
從長遠發展區域經濟圈來講,黔東南部分縣小,面積也小,人口更少,比如臺江縣,麻江縣,丹寨縣,雷山縣,撤併縣,合併到凱裡市,發展成凱里下的區,擴大凱里經濟圈,是這些小縣來講能帶動它們的發展,由強帶弱,是不錯的選擇。之前有傳言黔東南16個縣,合併到8個縣,提高行政效率,加快地方區域發展規劃,估計在不遠的將來會實現的。
不過,目前談撤併部分縣,往往會引起被撤併縣的民眾抗議,引發大面積的矛盾,之前的三穗縣傳言撤併,結果爆發民眾暴亂就是個例子。
所以,黔東南撤併部分小縣有利有弊,只能緩緩圖之。
黔東南地處雲貴高原邊緣,剛好是高原向丘陵地帶過度的地質帶上,岑鞏,鎮遠,施秉,黃平,凱里,丹寨,麻江七縣市屬起伏不大的高原,其它黎平,從江,榕江,雷山,臺江,劍河,三穗,天柱,錦屏則是山高谷深的丘陵山區。
由於歷史及自然條件的限制,所有的縣面積都不大,人口也不多,經濟也不發達,除了位置在高原上的七個縣之處,在丘陵山區的九個縣真的是窮的叮噹響,但這裡卻是中國民俗和自然環境保護的最完好的地區,在被聯合國評為返古歸真的地區中國只有兩個,一個是西藏,一個就是貴州的黔東南。
所有的縣都是歷史沿革和自然民風所構成,每個縣的口音都不一樣,一聽就分出子醜寅卯,更別說風俗了,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都有地方過節,號稱"百節之鄉",州內雖以苗族和侗族為主,但苗族在各地分系多達五十多種,侗族也有四十多種,不但縣內的苗族不同,縣與縣之間的更不一樣,侗族也是如此。這裡雖然條件艱苦,但造就了獨一無二讓世界歎服的Teana之音一一侗族大歌,聞名世界的東方迪斯科一一反排木鼓舞,還有世界獨一無二的獨木龍舟,這些縣雖小,人口也少,如果撤併一或者取消某一個縣,就象衣服上的鈕釦,缺一不可,真的沒有那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