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璞玉磬園藝術館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玉對歷史發展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個人認為,如果沒有玉,會出現其他的東西來扮演“玉”的角色。然而並沒有那麼多如果,玉文化,確實承載了很多歷史。

    不如將提問改為:《玉在歷史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1、祭祀用具、信仰符號

    石器時代晚期,在使用石器作為生產工具的時候,一些美麗的石頭逐漸從實用物品中脫離出來,人們即認識了它的緻密堅實與瑩秀溫潤,它必定是上天賜予的神物!

    統治者們用玉做成圖騰,藉以祭祀上天,掌握著祭祀之術的人也倍受尊敬。這是典型的神權統治時期的行為表現,這個階段我們稱為神玉時期。

    2、禮器

    從部落制度轉化為封建制度之後,統治者不會允許有“神”這個東西壓在頭上,為了讓王權凌駕於神權之上,玉作為一種工具——禮器,繼續發揮他的功效,祈禱天下太平,風調雨順。比如玉璧祭天,玉琮祭地,圭璋特達等等。

    從字面上來看,玉比王多了一點,玉也被稱為是王的專用配飾。

    這個階段我們稱為王玉時期。王玉時期的特點就是玉的主要作用是區分人的地位等級,是用來彰顯統治者權威的一種工具。

    3、道德標籤

    儘管玉器最遠可追溯到距今8000餘年的新石器時代,但玉器真正被賦予文化內涵和社會功能,並以文獻的形式記錄下來,卻是自周朝開始的。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歷史文獻中,於西周時代成書的詩經中亦能窺探一二。

    詩經中的玉差不多四種:象徵政治權力之玉(錫爾介圭,以作爾寶)、比德之玉(令聞令望,如圭如璋)、比貌之玉(有女如玉)、作為一般美好事物之玉(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還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何以贈之,瓊瑰玉佩”“巧笑之瑳,佩玉之攤”

    由此可見,“玉”是君子佩戴的信物,希望人能像玉一樣有溫潤、正義、堅韌、聰明和誠信的品質。

    再次把玉與德聯絡到一起的是孔子,孔子認為,美麗的玉石是凝結著十一種品德,和君子的性格非常的相合。它們分別是: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

    有關道德的儒家學說,多以美玉為依據,並始終以玉為尊。隨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樣的金句越來越多,和田玉的道德象徵地位得以鞏固。

    自此,玉器不再是王公貴候的專屬物件,各種階層都開始佩戴玉器,希望自己有玉一般的品德,某種程度上,玉文化促進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肉圓子粘鍋了該怎麼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