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萌芽
-
2 # 時間美學派
中國地域廣闊方言眾多, 由於不同方言在溝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礙,不利於各地經濟文化的溝通交流,因此存在“區域文化島”的現象,這些“區域文化島”保留了不同地區的先進文化和民間智慧的精華,但是由於語言障礙無法很好的交流和互相取補,因此,需要有一種共同語來消除“區域文化島”,將中國廣袤土地上所有的智慧黏合起來。
事實上在清朝末期,就出現“普通話”一詞,清廷1909年規定北京官話為“國語”,民國時期多次制定國語讀音,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國語的前身是明清官話,更早之前則稱為雅言。
現在的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但這並不代表普通話就是盡善盡美的,它也需要順應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髮展完善。當普通話中沒有相對應的詞來表示某個地區使用的帶有地方色彩的詞,那麼普通話就會主動吸收進去。
其實很多時候, 我們說普通話的時候就經常用到來自方言的詞彙,只是我們既不先知先覺,也不後知後覺,剩下的只有不知不覺了。在第二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就收錄了為數不少的方言詞,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居然高達1820條方言詞。
比如:打牙祭、沖涼、二百五、發毛、棒冰、蹩腳、瞅見、光火、擺譜、胳肢、耗子、摳門、較真、溜號、扯淡、癟三、電棒、愣神、熨貼..等等.
由於時代的發展, 一些能夠反映出新事物的詞語,也進入到全民族共同語普通話的詞彙中來。例如“尋呼機、娛樂圈、融資、物業、自助餐、美食城、網咖、購物中心”等。
普通話指的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方言指的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語有所差異的一種語言。中國語言學界對現代漢語方言劃分主要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吳方方言、湘方言、粵方言、閩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
普通話是國家法定語言,也是全國通用的語言,是在北方話和北京話基礎上,長期形成的,同時普通話又不斷吸收各地方方言成分豐富發現自身,普通話有較為明確的規範標準,語言規範程度較高,語言聲望最高,在社會語言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全域性性的作用。
普通話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