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亮閱月
-
2 # 鵜鶘心理
要理清一個人沒有羨慕嫉妒恨的心態,我們還需將這樣的心態放到情境中去看待,並不是就一件事情來對一個人的心境健康與否作出判斷,這樣是片面的。
“羨慕嫉妒恨”這個短語最早出現北京女作家趙趙的小說《動什麼,別動感情》裡,它的作用是強化了中心詞“嫉妒”的表達效果,還包含了嫉妒的結構層次和來龍去脈。使用近義詞反覆疊加,透過緊湊、復沓的形式,表達鮮明、強烈的情感。因此羨慕嫉妒恨是一種情感表達的方式。如果一個人沒有情感表達,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不管做什麼你都不放在心上,就像這個人不存在一樣啥事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只能說明這個人沒有情感表露,其可能會有以下情況:一、當下對事或物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應對,其注意點並不在事物本身而是在與事物有關的人,為了表示自己的立場,所以用無所謂的態度做迴應。其目的是為了將人際關係簡單化為多。如果單純的理解為達到一定心境或是得了心理疾病是不客觀的。二、對事或物本身真的不感興趣,或者說感興趣的點不在當下的事物上,試問如何判斷人的心境達到什麼樣的境界,其實僅僅是不感興趣而已,是不能簡單納入心理疾病範疇的。
另外有科學家研究證明嫉妒能“引發大腦產生一連串高效率的認知活動程序”讓頭腦更高效。但人如果是脫離了環境仍然表現過於冷淡,對自己和他人及周圍事物 漠不關心,無動於衷的話,在人際關係中往往表現為孤獨,甚至是不合群,就有可能出現情感淡漠情緒,此時就要注意了淡漠情緒維持一定時間就可能是心理出現了問題或疾病了,需要慎重關注。
-
3 # 然自利人陳全孝
我們國家有這樣一種社會現象,不管走到哪都可聽到誰,誰誰的孩子怎麼,怎麼好。拿人家的孩子,來說事,怎麼的能幹。往往說給自己的孩子聽 ,很羨慕人家的孩子能幹 ,可是這樣會在自己家的孩子心裡留下創傷,幼小的心靈造成壓力。在大一點,走向社會就會產生埋怨,埋怨家庭不好,沒錢,沒人,沒背景,埋怨社會不公,嫉妒別人的生活,怨天怨地,怨社會怨家庭。從而產生了恨。
總的來說,我們的社會環境,教育。還待改進。
回覆列表
各人有各人的生活,各自有各自的處境!也許你看別人表面很風光,但他也有各自內痛苦你不知曉的傷與痛!做人重要的做自己!學會過好自己現在的生活,與人不攀比羨慕,不忌嫉,沒有恨,看開了,你的生活也很幸福!一句話,有一個幸福的家,你就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