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劉侃三國
-
2 # 煮酒議古今
屈原,名平,戰國末期楚國愛國詩人。出身楚國貴族。初輔佐懷王,曾任左徒、三閭大夫。他學識淵博,對內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對外東聯齊國,西抗強秦。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經典名句出自他筆下的《離騷》,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屈原在21歲時就出任楚國的當朝重臣,被楚懷王封為左徒,可謂是前途無量,但是為什麼屈原要選擇在端午節這一天抱石頭跳下汨羅江呢?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動亂的時代,各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屈原是有遠大抱負的一個人,所以懷揣著一腔熱忱想要救民於水火,但楚國的朝堂上,突然發現這僅僅是自己的一廂情願,他的那種高漲的熱情並沒有對其他人產生影響,也沒有得到楚懷王的認同,鬱郁不得志, 楚懷王在大家的心裡一直都是一種昏君的形象,作為君主卻寵信奸臣,明明是掌握一個大國,但是卻愛好奇珍異寶,對財貨也很貪婪,秦國正是抓住了楚懷王這種心理,才將他軟禁在了秦國。
屈原跳下汨羅江為什麼一定要抱一塊石頭? 當時屈原心已經涼透,壯志未酬,為國而死,抱著石頭是為了表明自己以身殉國的決心,當然客觀講也是為了能夠讓自己沉到江底,不被人所救,另外其實屈原也想透過自己的這個行為能夠警醒當時楚國朝臣以及楚懷王,要勵精圖治,讓楚國更強大,讓國家走的更久遠,可惜並沒有起到多大效果,屈原用自己的生命來告訴所有的人這個道理,他的這種能夠心懷天下為了百姓安居樂業而犧牲自己的精神很值得讚揚
小編認為,屈原抱著石頭投江,這是儒林弟子炒作出來的,為了宣揚儒家的“忠義”。類似的炒作還有很多,比如司馬遷的史記很多是“文學創作”,和孔子的歷史記載相反,比如趙氏孤兒就是編造的,再比如,近年考古學家證明秦朝的華麗阿房宮被焚燒,就是謊言。實際是,秦朝的華麗阿房宮根本只有地基,還沒建成呢。儒家為了醜化秦這個法家為主的朝代。等等。
其他說法,
1. 有人根據《哀郢》中“至今九年而不復(郢)”,認為屈原是在郢被攻下9年後(公元前269年)才逝世的。
2. 他根本就沒見到郢被攻下,早在前283年就逝世了。
3. 他是高壽而終,並非自投汨羅江。
司馬遷的《史記》中記述:屈原遭楚王流放投汨羅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