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OYO遊醫生
-
2 # 兒科醫生鮑秀蘭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是導致兒童視力損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新生兒重症監護技術提高,早產兒存活率逐年增高,相對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致盲率卻不斷上升。
在妊娠早期視網膜為無血管組織,至14至16周時視網膜血管才由視盤像周邊視網膜延伸,約在36周首先到達鼻側鋸齒緣,40周才抵達顳側鋸齒緣。早產兒未發育成熟的視網膜在出生後繼續發育,由於胎兒在子宮內系一相對低氧的環境,早產兒出生後,周圍環境含氧量增高,尤其是吸氧等因素,抑制了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正常分泌,使視網膜的血管化過程停滯,部分視網膜缺少正常的血管營養,氧濃度逐漸下降而變得相對缺氧,促使皮生長因子過度產生,刺激新生血管從視網膜到玻璃體內的異常生長。
有研究稱,小胎齡和低出生體質量是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發生的內在高危因素,比如出生體重低於2000g,胎齡低於32周,吸氧時間過長則是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發生的外在高危因素,比如為搶救窒息而吸氧的寶寶。
哪些早產兒需要篩查?
1、孕周不足34周,體重低於2000g;
2、孕周大於34周,體重大於2000g,但是有吸氧史,這些寶寶要做視網膜病變篩查;
3、專家建議雙胎和試管嬰兒也有必要做視網膜病變篩查。
什麼時候篩查?
早產兒出生後的4~6周,或者矯正胎齡32~34周開始篩查。
具體複查時間據檢查結果而定。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為什麼早產兒需要做眼底篩查,這是由於我們人體胚胎視網膜的血管在6-7個月時血管增生顯著,而早產兒視網膜血管還沒有發育完全,出生後繼續發育。由於早產兒通常需要吸氧,而吸入高濃度氧,開始會抑制視網膜毛細血管的生長,停止供氧後,到了正常低氧的空氣中,無血管區的纖維血管組織會迅速增生,因此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眼底病變。
因此,患兒出生的時候月份越小、體重越輕,發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的可能性越大。
而現在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早產兒的成活率提高,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孩子也就越來越多,因此,對於早產兒進行眼底篩查也就很有必要。對於輕微病變的患者,一般密切觀察就可以;但是病變比較明顯的,就需要進行鐳射手術,防止發生新生血管。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出現失明等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