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三世紀末,即秦末漢初,鮮卑族歸附匈奴,受其統治與奴役;公元一世紀中葉,即東漢初期,鮮卑族逐漸靠攏東漢朝廷而脫離並抗擊匈奴。
鮮卑族為中國東胡族系之一支,先秦時遊牧狩獵於大興安嶺山脈中部與北部。秦末漢初,匈奴大破東胡,餘眾分為二部:退居烏桓山(在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以北,即大興安嶺南端)為烏桓族,退保鮮卑山(今大興安嶺北段;一說在今內蒙古科爾沁右翼中旗西;一說在今俄羅斯西伯利亞伊爾庫茲克北、通古斯卡河南)一支的即為鮮卑族。鮮卑族初為遊牧民族,主要以畜牧和射獵捕魚為生;各部均受匈奴統治和奴役。漢武帝時,漢軍屢破東部匈奴,部分鮮卑乘機南下至西拉木倫河流域烏桓故地。東漢初,鮮卑雖然仍役屬於匈奴,但逐漸同漢朝發生了關係。漢光武帝建武(25—55)初年,鮮卑曾跟隨匈奴、烏桓聯合侵擾漢朝北面邊境。45年,匈奴與鮮卑分別入侵漢北邊塞,匈奴掠上谷、中山,鮮卑擾遼東。48年,匈奴內部分裂,分為南、北匈奴,南匈奴附漢。東漢朝廷遂採取聯絡拉攏鮮卑、孤立打擊北匈奴的政策,以此分化外患的力量。“拉打”政策立見功效,鮮卑大人(大酋長)偏何至遼東歸附,遼東太守祭彤指使其反擊匈奴在伊育訾部。自此,匈奴同鮮卑年年相攻殺,勢力漸衰。54年,鮮卑大人於仇賁、滿頭率領族人歸屬漢朝,分別被封為王爵與侯爵,這是鮮卑接受漢朝封號之始。同時,祭彤又賂使偏何出兵襲擊移居漁陽的赤山烏桓;偏何攻佔赤山,斬烏桓大人。於是“鮮卑大人皆來歸附”,併到遼東領賞;漢廷每年竟要耗費兩億七千萬錢用作賞金,以保得邊塞安寧。隨著鮮卑勢力的增長,其反抗匈奴的鬥爭也不斷升級。85年,鮮卑、丁零、南匈奴以及西域諸族聯手,對北匈奴進行全面攻擊。89年——91年,北單于連連戰敗,被迫從蒙古草原遷走,西徙中亞,鮮卑趁勢佔據匈奴故地。遺留在草原上的十餘萬落(戶)匈奴人加入鮮卑,鮮卑自此大盛。
兩晉南北朝時期,內遷的鮮卑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後燕、西燕、南燕;乞伏氏曾建立西秦;禿髮氏建立南涼;拓跋氏先建立代國,後復國建北魏,最終統一北部中國。534年,北魏分裂為東、西魏,緊接著,鮮卑化的漢人高氏與鮮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氏分別建立北齊、北周。另有出自鮮卑慕容氏的吐谷渾西遷至青海統治羌人,直到唐初才被吐蕃所滅。隋唐時,鮮卑漸同漢人融合。
公元前三世紀末,即秦末漢初,鮮卑族歸附匈奴,受其統治與奴役;公元一世紀中葉,即東漢初期,鮮卑族逐漸靠攏東漢朝廷而脫離並抗擊匈奴。
鮮卑族為中國東胡族系之一支,先秦時遊牧狩獵於大興安嶺山脈中部與北部。秦末漢初,匈奴大破東胡,餘眾分為二部:退居烏桓山(在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以北,即大興安嶺南端)為烏桓族,退保鮮卑山(今大興安嶺北段;一說在今內蒙古科爾沁右翼中旗西;一說在今俄羅斯西伯利亞伊爾庫茲克北、通古斯卡河南)一支的即為鮮卑族。鮮卑族初為遊牧民族,主要以畜牧和射獵捕魚為生;各部均受匈奴統治和奴役。漢武帝時,漢軍屢破東部匈奴,部分鮮卑乘機南下至西拉木倫河流域烏桓故地。東漢初,鮮卑雖然仍役屬於匈奴,但逐漸同漢朝發生了關係。漢光武帝建武(25—55)初年,鮮卑曾跟隨匈奴、烏桓聯合侵擾漢朝北面邊境。45年,匈奴與鮮卑分別入侵漢北邊塞,匈奴掠上谷、中山,鮮卑擾遼東。48年,匈奴內部分裂,分為南、北匈奴,南匈奴附漢。東漢朝廷遂採取聯絡拉攏鮮卑、孤立打擊北匈奴的政策,以此分化外患的力量。“拉打”政策立見功效,鮮卑大人(大酋長)偏何至遼東歸附,遼東太守祭彤指使其反擊匈奴在伊育訾部。自此,匈奴同鮮卑年年相攻殺,勢力漸衰。54年,鮮卑大人於仇賁、滿頭率領族人歸屬漢朝,分別被封為王爵與侯爵,這是鮮卑接受漢朝封號之始。同時,祭彤又賂使偏何出兵襲擊移居漁陽的赤山烏桓;偏何攻佔赤山,斬烏桓大人。於是“鮮卑大人皆來歸附”,併到遼東領賞;漢廷每年竟要耗費兩億七千萬錢用作賞金,以保得邊塞安寧。隨著鮮卑勢力的增長,其反抗匈奴的鬥爭也不斷升級。85年,鮮卑、丁零、南匈奴以及西域諸族聯手,對北匈奴進行全面攻擊。89年——91年,北單于連連戰敗,被迫從蒙古草原遷走,西徙中亞,鮮卑趁勢佔據匈奴故地。遺留在草原上的十餘萬落(戶)匈奴人加入鮮卑,鮮卑自此大盛。
兩晉南北朝時期,內遷的鮮卑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後燕、西燕、南燕;乞伏氏曾建立西秦;禿髮氏建立南涼;拓跋氏先建立代國,後復國建北魏,最終統一北部中國。534年,北魏分裂為東、西魏,緊接著,鮮卑化的漢人高氏與鮮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氏分別建立北齊、北周。另有出自鮮卑慕容氏的吐谷渾西遷至青海統治羌人,直到唐初才被吐蕃所滅。隋唐時,鮮卑漸同漢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