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以字為伴的二兩魂
-
2 # 摩夏啟文
唐代詩人張松,算是當時的非主流詩人。一句:歌月徘徊寡心衣,不倦佳人似歸時。朱面赤唇飲丹青,七彩Murano飾青發。可說是唐朝詩人中的一枝獨秀,不在主流之中的非主流詩人。————————當然以上是我亂編的。
-
3 # 詩少書累幾反顧爛熟多
唐詩中的主流,大概一是詩多,二是知名度大。
這些詩人中,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柳宗元柳宗元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李賀杜牧李商隱這些大明星,大致可以稱為主流詩人,他們的詩,大致也算主流詩(大方向說,唐代主流詩應是律詩和絕句,李白杜甫,尤其是李白其實寫了很多非主流”古風”)人,當然他們的詩作,自身在style 方面也是豐富多彩的。
而唐詩中的“非主流”,可以理解為還是主流,只是相對沒有那幾個大星星那麼知名。
但是,這些“非主流”的詩歌和詩人,如果一部唐朝詩歌史,離開了他們,是不夠豐富的。這些詩人中,既然他們是非主流,就類似於我們說金字塔的底層磚,自然人數眾多,功勞不小,而且有時候還是金磚(但種種原因很遺憾沒有貼到金字塔顯耀位置)
這裡可以舉幾位詩人為例。
陳子昂,說起來當然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那首幽州臺歌很著名。“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膾炙人口,但是他的詩不是代表性的律詩和絕句,所以一般唐詩選本中選得都不多。
初唐四傑,人們也是很熟悉的。王勃《滕王閣序》為什麼那麼牛,因為他還是六朝賦的味道,或者說王勃為賦體文學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後人也在繼續畫)。王勃的詩,相對不出名,駱賓王我們熟悉的那首《鵝鵝鵝》,小孩背得滾瓜爛熟,大人不好意思背。至於盧照鄰,楊炯這兩人的詩,估計讀過的人少。不過盧照鄰《長安古意》很多人似乎聽說過,他們在歷史上的作用是很強大的。杜甫對初唐四傑的有句評價“不廢江河萬古流”,是很高的讚譽了。
另一首牛氣的非主流《春江花月夜》,美妙之處就不必說了。
至於韋應物,宋之問、劉方平、王建等詩人,以及寒山、貫休等佛家世界的大腕,以及唐朝後期的一些詩中有詞味的“承前啟後”這(如溫庭筠等人),其詩歌更是有別樣美感。
唐詩是一座美麗的奇山,大道坦途,途徑通幽,各類景緻都有。慢慢讀,欣賞,自然能知奇妙。那時候主流或非主流,已經不是一個問題了。
回覆列表
你還真想把殺馬特葬愛家族遣回唐朝,讓歷史更加瘋狂和迷離?
不過話說,這個想法有意思。
要是寫成小說,是不是會自成一方,葬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