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梅里一了

    謝邀,戰略,簡言之就是取得戰爭勝利的謀略。胸懷,也就是胸襟,指人的包容性。格局可以理解為胸懷的架構和佈局。這三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絡。我們還是透過楚漢相爭的例項來談談對這三者的理解。楚漢之爭的主角是項羽和劉邦,這兩個人見到秦始皇時都留下一句著名的話。

    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

    劉邦說,大丈夫當於是。

    這兩句話體現了兩人的格局不同。

    項羽的話很牛B,氣勢如虹,格局卻不高,目空一切,非常自負,眼中只有人的較量,活脫脫一介勇夫。

    劉邦的話雖勵志,但充滿景仰,姿態比項羽低,格局卻比項羽高很多,他看到的是秦皇創立的偉業和君臨天下的威儀,所以他眼中是大丈夫和天下的關係。

    格局是政治眼光的內部構架,一句話高低立見,未來的命運己孕育其中。

    再看一個胸懷的例子。

    項羽與鍾離眛,劉邦與雍齒。

    鍾離眛是項羽麾下一員忠心耿耿的猛將,幾次差點要了劉邦的老命,劉邦又怕又恨,派陳平拿四萬兩黃金,潛入項營行離間計,項羽果然中計,疏遠鍾離眛,致其在垓下決戰時潛逃,項軍分崩離析。

    雍齒是劉邦沛縣的老鄉,因為出生比劉邦地位高,一向瞧不起劉邦,數次反目,甚至反叛作對,劉邦恨之入骨,但仍然接納這位老鄉,及到了劉邦做皇帝,最先封的功臣居然就是雍齒,使其他爭功者無話可說。

    這就是胸懷,忍人之所不忍,容人之所不容。胸懷是政治迴旋的空間,太狹窄就沒有餘地。

    按老子道德經講,胸懷格局都是個人素質,屬於德的範疇,透過修養磨礪可以提升。而戰略躍升一個層次,進入道的範疇,是實踐檢驗道的長遠規劃。

    戰國至秦,天下的道在哪裡?許多認為天下苦秦久矣的人,以為秦呑並六國就是無道,恢復六國舊制就是有道,項羽就是這幫人的代表。而也有人認為天下終歸一統是大勢所趨,而秦之失不在道,而在德。劉邦成為獨具戰略眼光的少數派。所以在秦滅之後,項羽認為大功告成,高高興興回鄉做起霸王的美夢。而劉邦覺得事還未完,直接挑起了楚漢之爭,四年之後,項羽烏江自刎,劉邦做了皇帝,這事還未完,馬不停蹄發動剷除異姓王戰爭,直到心頭之患一一消除,才覺得生無可戀,有病不治,撒手西去。戰略是實現遠大政治目標的長遠規劃,劉邦的目標就是天下在劉家的主宰下重歸一統,這才是他大丈夫當於是的註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沒有打工的人,所有人都去創業,創業還會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