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劍溫不勝

    切爾諾貝利是建造於烏克蘭北部的核電站,1986年4月26日人類歷史上最具危害的事故爆發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反映堆發生了爆炸,伴隨著爆炸發生的一連串影響也從此爆發,大量的輻射塵埃進入了空氣並且向整個歐洲散播而去。實際上這次事故在當時是可以避免的,只是當時核電站的工程師們把影響未來數十年的重大事故當做了一次簡單的小型事故,而且在事態越來越嚴重時也沒有上報高層,而是選擇隱瞞事故真相。整個切爾諾貝利核洩漏事故釋放出了當年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四百倍以上的輻射量,時至今日它所造成的影響依然存在,或許還會持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

    人類歷史上存在的重大事故是很多的,但是切爾諾貝利事故是最為嚴重的事故,整個核洩漏造成的損失高達兩千億美元,這個數字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事故發生後為了防止輻射物質持續傳播,在反應堆上覆蓋了一個水泥罩子,而歐洲二十七國在三十年後集巨資修建了一個新的混凝土罩子蓋了上去。時至今日事故發生已經過去了三十四年,切爾諾貝利依然以一座“鬼城”的形象矗立在那裡,方圓數十公里沒有人煙,近幾年開始有動物開始生存在那裡,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切爾諾貝利逐漸成為了動物們的理想棲息地,這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禍中之福吧。

    切爾諾貝利事故主要是以空氣傳播核輻射物質,而且事故發生後的很長時間裡都沒有進行妥善的處理,不管是核電站人員還是當地政府的處理方法不但沒有緩解事故的進一步惡化,反而讓事故向更加惡劣的方向發展,整個歐洲都經歷此次核事故的影響,所以切爾諾貝利從事故發生開始就已經失去了保證居民生活的條件,儘管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切爾諾貝利依然沒有能保證基本生活的條件,可以說已經沒有人願意再去前往切爾諾貝利地區生活了,這一片土地或許在未來很久都要與“恐怖”、“寂靜”這些詞語掛鉤了。

  • 2 # 陶式防務評論

    廣島原子彈採用的是鈾235作為核爆材料,大約60公斤。核電站發電所需的核燃料則是以十噸、百噸來計算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有四臺反應堆,都是RBMK-1000型反應堆,每臺發電功率100萬千瓦,爆炸的是4號反應堆。

    100萬千瓦反應堆,每年消耗的燃料大約是30噸,而且是一年到幾年換一次,幾十噸鈾會同時堆放在反應堆內。這些都是低純度燃料鈾,鈾235的比例較小,成分多數是鈾238。但鈾238,爆炸之後同樣是核汙染物。即使只按照鈾235的量來算,切爾諾貝利四號反應堆爆炸時也會洩露出超過廣島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鈾235,如果是鈾238那就是幾百倍到上千倍的數量。

    這還只是爆炸了一臺反應堆而已,如果核電站四臺反應堆全部洩露,就像福島核電站那樣,釋放到外界的核物質會更加驚人。

    所以說,核電站洩露造成的核汙染,遠比廣島原子彈的核汙染可怕得多。

    此外,原子彈爆炸實際上是加速了核物質的消耗,大量鈾235通過裂變轉化成了其他物質(雖然相當多鈾沒有來得及參加裂變反應)。但是,核電站洩露的鈾235多數是完整釋放到外界的,轉化成其他物質的過程依賴於半衰期,所以核汙染消失的過程也就比核彈爆炸更加漫長。

    這就又造成另一個問題,廣島原子彈的輻射危害消失得比較快,但切爾諾貝利核洩漏的輻射卻久久難以消失。

  • 3 # 摳啂丫錄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堪稱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核洩漏事故,直接和間接造成了數萬蘇聯人民的死亡。根據科學家推測:切爾諾貝利100多年後人類也無法正常居住。而當年日本核爆的地點不僅建起了博物館,日本人在那裡也生活的好好的。其實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和原子彈爆炸並不相同,換而言之核電站的事故有時候比原子彈更可怕。就不說切爾諾貝利了,2011年日本的福島核事故,日本政府至今仍沒有完全消除核輻射,放射性物質現在還向太平洋源源不斷的洩露,對於整個地球造成的負面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核電站的洩露為啥比核彈爆炸還厲害呢?首先就是核裝填量有著重大的不同,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枚原子彈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原子彈應用於實戰,當時的原子彈技術並不成熟。原子彈的當量相比後來用新型技術研製出來的原子彈是無法相比的,廣島原子彈的濃縮鈾的含量不過60公斤,而切爾諾貝利的輻射物則高達8噸!因此輻射量也不可同日而語。

    其次就是美國當年在空投原子彈的時候為了對更大的殺傷日本城市,在半空中就引爆了原子彈。美中國人認為如果把原子彈扔到地面上引爆,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可能會被阻擋。在半空中引爆核彈雖然殺傷力大,但是核輻射擴散的速度也非常快,爆炸之後很快就消失了。但是核電站就不同了,一旦發生洩漏,其中的核輻射就會源源不斷的向周圍擴散。

    最後就是製造原子彈和核電站使用的放射性物質不同,核武器追求的瞬間能量的最大化,而核電站則追求的是“細水長流”。原子彈爆炸的時候放射性物質段時間釋放了巨大能量發生了裂變,最多半年的時間核輻射就會衰退到正常水平。但是切爾諾貝利使用的輻射物質可比就不一樣了,它儲存了大量的核原料,都沒有經過核裂變,要想讓這些輻射物在自然條件下慢慢消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此外日本畢竟是一個島國,受到海洋季風的影響,核輻射能夠很快消散,而切爾諾貝利則是一個內陸地區,核輻射的擴散也比較慢。

  • 4 # 垂垂智庫

    日本兩大城市遭受原子彈襲擊之後,很快就重新住滿了日本居民,他們絲毫沒有受到輻射影響,而核洩漏的切爾諾貝利為何至今無人敢住呢?

    絕大部分人對核的態度,都是談核色變。這種態度有利於和平,但也阻礙了民眾對核武器以及放射性物質的正確認識。為什麼日本城市被核武器襲擊之後很快就住滿了人,而俄羅斯的核洩漏卻至今依舊讓人恐懼呢?

    關鍵就在於,核武器爆炸之後並不會遺留放射性物質,而核洩漏造成的放射性物質殘留卻一直在破壞生態環境。

    核武以及輻射到底是什麼?

    核武器就是一個大型爆炸物,它和一般的炸彈並沒有任何區別。唯一有威脅就是,核武器的爆炸原料是具有輻射的放射性物質,也就是鈾。

    簡單來說,核武器的原理就是將濃縮鈾的原子結構打亂,以此釋放出巨大的爆炸力。關鍵在於,帶來輻射的鈾,在爆炸之後就完全消失了。因此,核武器爆炸之後,並不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曠日持久的傷害,而是爆炸結束就徹底告一段落。

    日本城市發生的是核爆炸,具有放射性的濃縮鈾已經在爆炸中被引燃了,因此當然可以重新居住;而切爾諾貝利發生的核洩漏,放射性物質鈾依舊存留於當地並放出輻射,因此當然不能重新居住。

    核武器確實非常危險,會在一瞬間之內釋放出巨大的爆炸力,但正是由於這一點,核武器在爆炸時已經完全點燃了其儲存的放射性元素鈾,因此並不會造成永續性的核輻射。

    希望本文有助於科學認識核武。

  • 5 # 世界淺談

    日本的原子彈爆炸和切爾貝利核電站洩漏完全是兩回事,如果比較的話很顯然福島核電站的洩漏事故與切爾貝利才有可比性。

    原子彈爆炸雖然會產生核輻射但作用的時間極為有限,直白點說就是這種爆炸沒有持續性,輻射當量會在爆炸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逐漸降低。

    而切爾貝利核電站這屬於持續性事故,因為核電站內部的核心部件雖然損壞但依舊在運轉,在沒有外部部件保護的情況下,核輻射的數值遠超人體所能承受的極限,因此切爾貝利核電站附近被封鎖至今。

    咱們再來說說日本,

    首先,日本是人類迄今為止第一個受到原子彈攻擊的國家,當時人們對核輻射的認知基本為零,

    即便是當時的日本政府也對核武器知之甚少,再加上日本地域狹小,普通民眾更是對此一無所知,所以人們在戰後返鄉也在預料之中。

    其次,當時的日本百廢待興,即便是日本政府發現了核輻射的危害,也不敢大勢的宣傳,畢竟那個時候穩定對於日本來說至關重要,

    在爆炸之初日本政府為了隱瞞真相,向廣大日本民眾告知是受到了隕石撞擊,一因此愚昧的日本民眾才會受到美國的第二顆原子彈的襲擊。

    最後,福島核電站的洩漏事故一直是日本人最心痛的地方,它的危害程度要遠遠高於當初的兩顆原子彈爆炸事故,

    因為在事故發生之初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就根據國際核事件分級表將福島核事故定為最高階7級,

    因此如果非要比較很顯然福島核電站與切爾貝利核電站才有比較的意義。

  • 6 # 汗青正浩

    今年的一部優秀記錄片《切爾諾貝利》可以說是賺足了收視率,國內也有不少人通過各種途徑追劇。切爾諾貝利事件是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核電站洩露事件(近期的福島核電站洩露事件與其同級),事件發生之初,就造成了數十人的死亡(包括許多救援人員)。

    據相關統計,事後因輻射而死的人口數量,可能有6~8萬人,更是有700多萬人長期暴露在輻射之下。事件發生的核心地帶,一直到今天都是無人區,原因就是輻射太嚴重了。

    切爾諾貝利的現狀,除了讓人們聯想到近幾年發生的福島核電站洩露事件之外,還會讓一些人聯想到二戰時日本遭受的兩次原子彈轟炸。

    因為原子彈也是有核燃料的,同樣具有很強的輻射性。可為什麼原子彈轟炸過後的廣島以及長崎,今天仍然是繁華的城市,而切爾諾貝利卻淪為無人區呢?

    儘管都含有輻射物質,原子彈與核電站卻並非一個量級,影響不可同日而語

    原因很簡單,雖然它們都與核有關,但二者含有的輻射物質,卻不是一個量級的。原子彈的輻射物質是公斤級別的,通常是幾十到幾百公斤不等。比如轟炸長崎的“小男孩”,就只有120多斤的鈾,而轟炸廣島的“胖子”,甚至只有四十斤的鈽。

    相比之下,一個普通的核電站,所儲存的核燃料大都是上百噸級的,與原子彈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正因如此,就後期輻射而言,核電站的洩露,遠比原子彈爆炸更為可怕。

    原子彈的輻射物質多為半衰期短的元素,核電站則多為半衰期長的元素

    除了量級不一樣之外,原子彈的輻射物質,半衰期大都很短,一般只需要幾天,最多個把月就能衰變得差不多。而核電站的核燃料,則多為半衰期中長的元素,一旦洩露出去,接下來的幾年甚至幾十上百年都會持續放出輻射。

    這也是導致切爾諾貝利變成無人區,而廣島長崎卻仍然有人居住的一個重要原因。

    受衝擊波以及高空大氣的影響,原子彈剩餘的輻射物質很容易擴散

    熟知廣島和長崎事件的人應該知道,這兩顆原子彈,都是在高空爆炸的。高空爆炸有利於衝擊波擴大影響範圍,從而造成更嚴重的傷亡。

    但是這樣一來,爆炸剩餘的輻射物質就會隨著衝擊波四處擴散,雖然影響面積更大了,對單位面積造成的影響卻更低,甚至達到健康值。此外,爆炸產生的蘑菇雲還會把大量輻射物質帶到高空,通過大氣迴圈,就會讓它們擴散到全球各地,進一步降低爆炸對當地的輻射影響。

    相比之下,核電站洩露則完全沒有這兩方面的利好,輻射物質被洩露之後,立刻進入土壤以及水系,離事件中心越近,濃度也就越高,輻射也就越大。

    日本遭受原子彈轟炸之時,人們普遍對核輻射沒有防範意識

    雖說原子彈爆炸對當地的核輻射影響非常有限,可是短期內,還是有比較大的風險的。然而當時的日本人,卻並沒有意識到這種風險,爆炸之後沒多久,倖存的人們就又開始在當地居住了,以至於有些人雖然從爆炸中倖存下來,最終卻還是受到了輻射的影響,有些甚至還因此患癌。

    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日本人,還普遍缺乏對輻射的防範意識,不像今天人一樣,談輻射色變。倘若異時而處,在排除輻射風險的前提下,肯定是不會有人願意去原子彈剛剛爆炸過的廢墟上重建家園的,就算有人願意去,負責任的政府也會阻攔。

    核輻射只能增加變異以及患病的概率,並非百分之百讓人中招

    事實上,核輻射雖然聽起來非常可怕,對於個體來說,卻並不是百分之百能中招。因為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變異或者患病的概率,絕大多數的人,就算長年累日地暴露在輻射之下,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因此當時廣島或者長崎的居民們,並不會感到有太大的異常,儘管當地生出畸形兒或者患癌的比例顯著增加。

    總得來說,原子彈爆炸的輻射影響,要遠遠低於核電站的洩露,這是切爾諾貝利如今成為廢墟,而廣島和長崎仍然是都市的根本原因。然而退一萬步講,原子彈爆炸畢竟還是會顯著增加當地輻射量的,至少短期內是如此,所以大家也不可像當年的日本人那樣,不當一回事,萬一遇到了,還是應該能避開就避開。

  • 7 # 路小福

    關於這個問題,我看了樓下很多大咖回答,但是無一例外的長篇大論,沒有很通俗簡要的回答問題的重點!那麼,不才就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來再次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理解這個問題的朋友們必須具備一定的物理知識,認識原子彈的爆炸原理,否則,不才也只能是對牛彈琴。眾所周知,原子彈的爆炸原理說白了就是利用高濃度TNT烈性炸藥去引爆高純度的鈾235和鈽237(純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以下用放射性元素來表述),在TNT炸藥沒有引爆之前,放射性元素是穩定的,並且分公的母的,當TNT炸藥爆炸的一瞬間,強大的高溫高壓衝擊這對公和母的放射性元素,公母一瞬間碰撞結合在一起,一瞬間達到臨界狀態,產生強大的中子射流,中子射流一瞬間轟擊彼此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導致原子核破裂,這就叫核裂變,裂變即產生能量,這就是原子彈爆炸,這一系列動作都是一瞬間發生的,放射性元素都是在一瞬間同時做功的,所以,爆炸過後殘留的核輻射少之甚少,民間傳說的所謂原子彈爆炸過後的地方几十年都不能住人,那純屬扯淡,是以訛傳訛的謠言,各國政府也有類似說辭,無非是怕敵國份子進入該區域去研究探測其引爆的原子彈的具體引數所散播的謠言而已!看看日本廣島和長崎就是例子,爆炸過後人們還是生活在核爆區域內,也不見得有什麼不妥!

    相反,前蘇聯切爾洛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以後周邊因受到放射性汙染的居民大多數得癌症或者變異而死亡。這就跟它為什麼爆炸的原因說起。首先,核電站反應堆所使用的放射性元素純度非常低,只有百分之幾的含量,遠遠達不到武器級原子彈的純度,記住,是遠遠達不到。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放射性材料公的母的放在一起,彼此自然產生的中子射流去轟擊彼此的原子核,導致原子核發生裂變,產生熱能,熱能把鍋爐裡的水加熱成蒸汽帶動汽輪機發電,要想停止它的裂變反應很簡單,只需要在它們之間放下控制棒進行中子射流的阻隔,裂變反應就會停止,這就是可控核裂變。那麼,也就是說,核電站爆炸並不是反應堆的裂變爆炸,而是由於發電用的高壓鍋爐或者其他裝置失靈了,導致爆炸,把反應堆保護殼給炸壞了,放射性元素暴露在空氣當中,持續的放射出中子射流轟擊原子核不斷的進行核裂變,這種裂變由於沒有外部更強有力的爆炸去引爆,所以只能是持續緩慢的經進行,並不是一瞬間完成,這種持續的過程可以達到數百年甚至上千年。對所有生物的放射性影響是一直持續的,直到放射性材料自然衰減為止!從這裡大家可以理解兩者的分別了吧,原子彈是核材料受到TNT炸藥的高溫高壓引爆,一瞬間完全產生核裂變!而核電站僅僅是由於事故安全殼被炸壞暴露在空氣中持續產生放射性。兩者的區別就是核電站沒有足夠能夠引爆核材料的大爆炸!所以,但目前為止,還有一批老一輩的前蘇聯物理學家主張在切爾洛貝利核電站反應堆附近引爆一枚原子彈,利用原子彈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來引爆核電站反應堆裡面殘留的核材料(注意,這個爆炸需要產生的高溫達到幾十萬度,壓力達到上億兆帕才能夠引爆反應堆殘留的核材料),這也是目前人類科技能夠唯一一個清除切爾洛貝利以及福島核電站的唯一方法。但是,因為人類還沒有嘗試過用這種方法,雖然在理論上被公認可行的,但是科學家心裡也沒底,不敢貿然去實行。目前也只能是利用混凝土去覆蓋!

    好了,不知道大家看明白沒有。不才文化有限,只能表達成這樣了,如有疑問請自行腦補!

  • 8 # 優己

    其實主要是跟被洩露的核物質以及放射物質的揮發方式有關!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不論從洩露總數量還是揮發方式都比廣島核爆嚴重得得多。

    廣島原子彈的鈾數量只有1.8千克,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裡的核原料有28噸之多,單單從數量級上看,切爾諾貝利核洩露的總量就已經是廣島原子彈的1500多倍了。雖然廣島原子彈使用的武器級鈾原料純度相對較高(高達85%以上),可是鈾轉化的成貧鈾同樣可以造成很大傷害。

    其次是洩露方式,廣島原子彈是被空中引爆的,原子彈爆炸的時候溫度非常高,直接將核原料汽化揮發掉,這些核粉塵會被捲入大氣中並往全球擴散,只有少部分會與塵埃結合並沉降到廣島這款地面上,這濃度已經被稀釋了很多了。而切爾諾貝利則不同了,這是核電站,很多核原料是以固液體的方式存在,他們流入河流土地,直接沉降在當地,這樣的話,沉澱在當地的核原料數量級就會很多。只能指望這些核原料自己過了衰減放射期了。

    第三點,災後處理方面,廣島地區也比切爾諾貝利好的多。由於廣島受災面積不大,只有大約32平方公里的重災區以及800平方公里的次生災區,這使得核汙染的規模小得多,日本政府花了幾十年時間對其進行淨化處理,現在已經基本上沒啥影響了。而切爾諾貝利洩露的直接重災區就達4萬平方公里,次生災區更是高達16萬平方公里,這麼大範圍,蘇聯即便有心處理也無力迴天,更何況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更加無法處理這些核汙染了,只能任其自生自滅。

  • 9 # 一食之間

    當時日本被投下原子彈的時候,破壞的也是非常嚴重,但是不久之後就開始有人重新居住,直到現在日本的城市一片繁榮,這是因為當時的那兩顆原子彈雖然威力比較大吧,城市都炸燬了,但是它的輻射效果還是相對比較小的,因為它有一部分散在了空中,有一部分落在了地面,時間長了以後輻射的效果就變弱了,再加上風力作用的影響,所以輻射也就越來越小了。

      其次,廣島和長崎核爆的原子彈由於核爆,核物質完全反應了,並沒有產生大量的核塵埃,僅存的少量核塵埃也由於廣島長崎靠海的地理優勢被海風吹走,所以對市區造成的汙染並不是特別嚴重。而只要核塵埃沒有落下,核爆炸後的土地甚至都可以迅速種植糧食,從廣島長崎核爆第二年就有樹苗冒出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而蘇聯的切爾諾貝利事件中,反應堆中巨量的核燃料由於無法第一時間被掃除,這造成了當地的土地一直都是高輻射汙染狀態。不僅至今周圍沒有任何樹木生長,連人一踏入都會形成各種併發症,而且切爾諾貝利事件和核爆炸不同,核爆炸產生的蘑菇雲會飛騰的特別高並且被氣流捲走一定的核塵埃,而核洩漏則是直接將汙染作用於土地,並且會融入地下水系統,所以至今切爾諾貝利地區都無人居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廣島和長崎核爆後日本平民在沒有使用任何防護手段時死傷也僅僅才30萬人左右,而在另一邊的“李梅”火攻中美國只動用了300架左右的轟炸機就接近了長崎廣島核爆毀傷效果,並且在大火中10萬人的直接傷亡明顯給日本人帶來的震懾更大,早期核彈由於爆炸威力小輻射低,並且由於日本特殊的地理環境,長崎和廣島能居住就不奇怪了。

  • 10 # 千佛山車神

    二戰時的原子彈當量都非常小,本身的核汙染就有限,再加之為了造成更大的衝擊波破壞,美軍選擇在高空中引爆原子彈,這就使得大量核輻射塵埃被大風帶走

    前陣子大火的HBO美劇《切爾諾貝利》直接刷爆網路,為此我也專門看了一下這部電視劇。這部劇真的非常棒,拍的也很真實,非常好的還原了當時的一些歷史細節。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是目前人類遭遇的最嚴重的核汙染事件,雖然該事故已經過去35年了,但當地依然是不能住人的。甚至整個歐洲至今都沒有完全擺脫該事件的影響,西歐很多地區的農作物出口依舊受限,可見此次事故的危害之大。

    對於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很多人都拿它跟廣島長崎核爆相提並論。其實二者根本有可比性,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所釋放的核輻射劑量是廣島核爆的400多倍,也就是說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核平廣島的原子彈代號“小男孩”,是一顆鈾原子彈,設計當量為2萬噸,實際當量大約為1.5萬噸。

    投放原子彈時刻可以控制原子彈的爆炸時間和高度的,當年美軍既可以選擇在高空爆炸,也可以選在在地面引爆,兩種高度各有優勢。

    在地面引爆可以讓地面沾染更多的核輻射微粒,但是堅實的大地可以反射大量的衝擊波和光輻射,而衝擊波和光輻射是原子彈主要的破壞力。所以美軍將爆炸高度設定在了距離廣島市中心550米的空中,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向地面釋放衝擊波和光核輻射,讓原子彈的殺傷範圍最大化。

    由於當時的核技術限制,小男孩原子彈大約只有1公斤的鈾物質參與到了核裂變中,所以說該原子彈的放射性並不算很強。

    在小男孩原子彈爆炸的瞬間,爆炸中心氣壓達到了數十萬個大氣壓,瞬間引發了極為強烈的衝擊波和氣浪。使得原子彈爆炸中心的風速達到440米/秒,相當於12級颱風的風速的10倍。由此引發的衝擊波迅速向四周發射。

    當時原子彈爆心的風壓達到了350萬帕斯卡,相當於在1平方米的地方加壓350噸的重物。就算在半徑1000米以內,風壓也達到了100萬帕斯卡,在此範圍以內木製建築全部遭到毀滅。而即便是在2000米範圍內,風壓依舊達到了驚人的30萬帕斯卡。

    不過相較於後來的核武器,當時的小男孩原子彈受限於技術原因,只有大約1公斤的鈾物質參與了核裂變,釋放的能量和核輻射還不算特別高。在廣島許多鋼筋混凝土建築在爆炸後依舊保留了下來,甚至有許多人在距離核爆中心很近的地方都活了下來。

    在廣島核爆後的第二天,外界的救援隊就入現場救援,但是這些救援人員受輻射患病的人數很低,可見在核爆24小時候,廣島空氣中的核輻射就已經被海風吹走了很多。

    對比下2011年的東日本福島核事故,由於大量具有高輻射性的核燃料外洩,這次事故對核電站周圍地區造成了幾乎永久性的傷害。時至今日,福島核事故雖然已經過去9年了,但核電站周圍30公里範圍內的地區核輻射依舊嚴重超標,根本無法居住。

    而為了最大限度的根除核輻射微粒,日本政府對核電站周圍受汙染的土壤進行大規模的清理,但是效果卻並不顯著,可見福島核事故之嚴重。所以說任何東西都是要看計量的,不談劑量而專談危害是赤裸裸地耍流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人會不會永生?